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杧果露水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永利 1 ; 蒲金基 2 ; 张贺 2 ; 韦运谢 3 ; 李增平 4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大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4.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大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关键词: 杧果;杧果露水斑病;枝状枝孢霉;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5 年 32 卷 02 期

页码: 285-2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杧果新病害露水斑病病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生物学特性,以便为该病害的发生规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了不同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菌丝在杧果葡萄糖琼胶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生长温度20℃,最适p H值7~8,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菌丝对有机碳源乳糖和有机氮源氨基乙酸利用最好,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 min;产孢量以25℃、p H 6、光暗交替、麦芽糖为碳源、L-胱氨酸为氮源时最大;分生孢子萌发率以25℃、p H7、液态水、有机碳源阿拉伯糖、有机氮源L-天冬氨酸为最适条件,分生孢子致死温度50℃、10 min。【结论】杧果露水斑病菌喜好20~25℃、弱酸至弱碱、高湿、富含有机营养的环境。

  • 相关文献

[1]我国杧果露水斑病研究进展. 夏杨,陈坚,苏初连,叶子,蒲金基,张贺. 2018

[2]广西香蕉煤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杨迪,杜婵娟,叶云峰,张晋,潘连富,张欣,付岗. 2021

[3]粉红聚端孢引起的杧果新病害研究. 何石兰,刘增亮,刘晓妹,谢艺贤,蒲金基. 2011

[4]杧果枝枯病拟茎点霉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符致蕾,杨石有,张蕊,张贺. 2017

[5]基于离体叶片法评价16种药剂对杧果露水斑病菌的抑菌效果. 张贺,陈坚,刘晓妹,甘德炳,杨石有,漆艳香,蒲金基. 2018

[6]杧果主要品种遗传多态性的AFLP标记研究. 雷新涛,王家宝,杜中军,徐雪荣,林顺权. (Mis

[7]杧果主要品种遗传多态性的AFLP标记研究. 雷新涛,王家宝,杜中军,徐雪荣,林顺权. 2006

[8]部分杧果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王家保,王令霞,杜中军,雷新涛,陈业渊,徐碧玉. 2007

[9]不同生态条件杧果着色及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比较. 武红霞,马小卫,许文天,罗纯,姚全胜. 2017

[10]我国杧果产销中农药的使用及残留现状. 邹冬梅,吕岱竹,李建国. 2011

[11]杧果蒂腐病菌对多茵灵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杀菌剂筛选. 胡美姣,师超,安勇,李敏,杨凤珍,高兆银. 2009

[12]多种杀菌剂对杧果叶片安全性及叶部病害防效调查. 陈劲豪,杨石有,张贺,张蕊,刘晓妹,蒲金基. 2018

[13]杧果炭疽病菌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Cgglt1功能分析. 周芳雪,蒲金基,黄露瑶,李鸿鹏,吴秋玉,张贺,刘晓妹. 2018

[14]石蜡切片法探究杧果果肉细胞的发育规律. 付堯,高兆银,李敏,赵德庆,胡美姣. 2019

[15]不同杧果品种嫩叶叶色的聚类分析. 高龙燕,罗轩,范飞,高爱平,李绍鹏,李新国. 2012

[16]贵州主栽杧果品种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分析. 康专苗,何凤平,黄海,李向勇,刘清国,张燕,龚德勇,范建新,黄建峰,党志国,王艺蓉,吴小波,刘荣. 2020

[17]杧果炭疽病菌漆酶基因Cglac3序列特征及其在两个侵染相关基因突变体中的表达分析. 钟昌开,肖春丽,张贺,蒲金基,吴秋玉,刘燕莉,刘晓妹. 2020

[18]杧果GeB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孙瑞青,杨楠,刘志鑫,夏煜琪,孙宇,高庆远,蒲金基,党志国,张贺. 2021

[19]杧果NFU家族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分析. 李又欢,鲍中奇,高太平,黄建峰,王力敏,张洪霞,宋志忠. 2022

[20]杧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张越阳,魏军亚,李开绵.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