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粳型三系不育系混杂退化原因及对策的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学军 1 ; 孙林静 1 ; 苏京平 1 ; 马忠友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杂交粳稻;不育系;混杂退化

期刊名称: 作物研究

ISSN: 1001-5280

年卷期: 2004 年 18 卷 04 期

页码: 197-200

摘要: 从理论与实践分析BT型、滇型粳稻不育系具有高度的遗传稳定性,发生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在于①繁殖过程中保持系的机械混杂;②杂交稻或恢复基因的迁移、扩散;③一般常规品种不育基因迁移及其连锁反应。针对BT型不育系混杂退化原因,提出“人工回交株系循环法”不育系原种繁种程序。

  • 相关文献

[1]粳型三系杂交稻亲本开花习性研究. 王胜军,王广峰,范俊山,张春和,闫双勇,童继平,马忠友,苏京平,孙林静,刘学军. 2009

[2]杂交粳稻不育系的遗传多样性. 闫双勇,马忠友,范俊山,张春和,李素敏. 2011

[3]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粳稻三系不育系10A开花习性的影响. 王胜军,闫双勇,童继平,马忠友,苏京平,孙林静,刘学军. 2010

[4]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金粳优11号的选育. 苏京平,孙林静,马忠友,王春敏,孙玥,范俊山,闫双勇,王胜军,刘学军. 2015

[5]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品种中粳优1号. 孙林静,苏京平,刘学军,马忠友,闫双勇,王胜军. 2007

[6]高产抗病杂交中粳新组合10优18. 刘学军,孙林静,苏京平,马忠友,闫双勇. 2006

[7]父母本不同行比对杂交粳稻10优18制种产量的影响. 马忠友,范俊山,张春和,王胜军,苏京平,闫双勇,童继平,孙林静,刘学军. 2010

[8]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品种津粳优116选育. 苏京平,闫双勇,孙林静,马忠友,王胜军,刘学军. 2008

[9]我国杂交粳稻恢复系的遗传多样性. 闫双勇,马忠友,范俊山,张春和,李素敏. 2011

[10]杂交中粳3优18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刘学军,于富安,苏京平,马忠友,孙林静,闫双勇,闵元军,谷守贤. 2006

[11]三系法杂交粳稻品种金粳优132的选育. 苏京平,孙林静,马忠友,王春敏,孙玥,范俊山,闫双勇,王胜军,刘学军. 2015

[12]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津粳杂2号. 刘学军,苏京平,马忠友,孙林静,李素敏. 2004

[13]杂交粳稻新组合津优2003. 孙海波,牛景,邹美智,李艳萍. 2006

[14]优质高产多抗杂交粳稻新品种津粳优180的选育. 苏京平,闫双勇,孙林静,马忠友,王胜军,刘学军. 2008

[15]杂交粳稻新品种10优18的高产栽培技术. 马忠友,孙林静,王胜军,苏京平,闫双勇,刘学军. 2007

[16]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津优2006. 孙海波,牛景,邹美智,李艳萍,王景余,梁永书. 2007

[17]尤质高产杂交粳稻新品种津粳优116选育. 苏京平,闫双勇,孙林静,马忠友,王胜军,刘学军. 2008

[18]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津粳优2018. 孙林静,苏京平,刘燕清,佟卉,王胜军,刘学军,孙玥. 2021

[19]粳型不育系津3A的开花习性初步观察. 刘学军,苏京平,孙林静,马忠友,闫双勇,闵元军. 2005

[20]水稻粳型不育系中可育株鉴别的研究. 孙海波,李艳萍,邹美智,周维,牛景.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