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和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文雁成 1 ; 张书芬 1 ; 王建平 1 ; 朱家成 1 ; 赵磊 1 ; 曹金华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遗传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0 年 25 卷 04 期

页码: 102-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选育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并将该雄性不育系统杂交种投入生产应用,通过10多年自交和测交,从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掺合型杂交种Corrida中筛选出了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R2008。R2008在不同年份均能使萝卜质雄性不育系完全恢复育性,从而实现了萝卜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遗传分析表明,R2008的恢复性状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其中萝卜质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S(rr),恢复系的基因型为(RR),现有的甘蓝型油菜均为萝卜质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基因型均为N(rr)。与当地甘蓝型油菜相比,R2008生育期长(240d)、芥酸和硫甙含量高(分别为12.93%和78.63μmol/g)、结角率低(74.89%)、角粒数少(10.69粒),冻害重(冻害率100%,冻害指数73.50)。要选育合格的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应用于生产,必须对R2008的上述性状进行改良。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双低萝卜质不育恢复系快速改良技术研究. 文雁成,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何俊平,蔡东芳,曹金华,赵磊,王东国. 2016

[2]利用2种方法鉴定和筛选甘蓝型油菜抗(耐)菌核病恢复系.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李国领. 2006

[3]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 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田保明,文雁成,刘建明,任乐建. 2001

[4]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遗传学研究和白花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文雁成,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赵磊. 2010

[5]两个甘蓝型油菜裂刻叶缘突变体遗传规律及其农艺性状分析. 文雁成,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何俊平,蔡东芳,曹金华,赵磊,王东国. 2017

[6]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C MS22A的选育与遗传 I.双低不育系C MS22A的选育及其败育类型研究. 田保明,王建平,文雁成,张书芬,朱家成,赵磊. 2005

[7]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22A的遗传研究. 王建平,田保明. 2004

[8]十个加工辣椒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常晓轲,董晓宇,韩娅楠,程志芳,朱伟岭,姚秋菊. 2023

[9]双油8号不同结实部位种子品质差异. 朱家成,张书芬,曹金华,王建平,文雁成,何俊平,赵磊. 2013

[10]甘蓝型油菜F<,2:3>家系重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张书芬,傅廷栋,马朝芝,朱家成,王建平. 2004

[11]甘蓝型油菜杂种后代芥酸含量及含油量的表现及其杂种优势分析. 张书芬,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马朝芝,朱家成,王建平,傅廷栋. 2005

[12]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两种配合力的表现及相关性分析. 田保明,张书芬,王建平,文雁成,朱家成,刘建明,任乐建. 2002

[13]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抗寒性分析. 曹金华,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赵磊,何俊平. 2013

[14]三元能量导入冬小麦幼龄种子的遗传变异研究. 朱保本,孙琦. 1995

[15]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刘毓侠,王铁固. 2012

[16]河南省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主要成效. 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张书法,何俊平,曹金华,蔡东芳,赵磊. 2016

[17]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李晓慧,王从彦,常高正. 2008

[18]小麦育种工作40年回顾. 林作楫,揭声慧. 1999

[19]棉花抗黄萎病种质豫棉19、21号的抗性遗传研究. 房卫平,王家典,孙玉堂,唐中杰. 2003

[20]大豆花器性状的遗传分析. 梁慧珍,余永亮,杨红旗,董薇,张泗举,李彩云,张海洋.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