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高科 1 ; 胡建广 1 ; 刘建华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美国;特用玉米;种质;鉴定;筛选
期刊名称: 种子科技
ISSN: 1005-2690
年卷期: 2010 年 28 卷 06 期
页码: 25-29
摘要: 通过对国家玉米产业体系提供的69份特用玉米种质适应性、抗逆性、农艺性状及果穗表现等的鉴定评价,从中筛选获得了AMP01、AMP04、AMS123、AMS133等11份适应性较好、抗逆性较强、综合表现较突出的种质供育种利用,其中糯玉米群体材料1份,普甜玉米种质6份(群体1份,自交系5份),超甜玉米材料2份(群体及自交系各1份),爆裂玉米2份(均为自交系)。
- 相关文献
[1]穿心莲优良种质筛选研究. 陈元生,王振华,罗战勇,郭尚志,杜勤,陈伶俐,谭铭喜,李淑玲. 2006
[2]水稻秧苗期耐冷种质资源筛选. 周新桥,陈达刚,李丽君,刘传光,李巨昌,陈友订. 2016
[3]抗甲型流感H1N1病毒红树林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HA12210的鉴定. 李逾,袁维道,朱军,孙前光,刘敏,鲍时翔,黄惠琴. 2012
[4]产油脂海洋微藻的筛选、鉴定及Fe~(3+)对其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孙漫,聂娟,袁维道,张福特,方哲. 2012
[5]水稻抗稻纵卷叶螟种质的筛选鉴定及相关研究进展. 陈建酉,周汉钦,潘大建,李晨,范芝兰. 2007
[6]桑椹果酒专用酵母的筛选及鉴定. 赵祥杰,杨荣玲,肖更生,刘学铭,涂国全,陈卫东. 2008
[7]甜玉米种子商品化生产的相关技术措施. 胡建广,刘建华,方志伟,李余良,邱道寿. 2004
[8]基于SLAF-seq技术分析甜、糯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 李余良,索海翠,韩福光,刘建华,胡建广,高磊,李武. 2019
[9]芥蓝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分析. 李桂花,熊瑞权,张辉玲,陈汉才,张艳,刘凯,黎庭耀. 2014
[10]与香蕉种质离体保存相关的几个遗传学问题. 吴元立,易干军,周碧容,曾继吾. 2004
[11]广东果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吴少平,曾继吾,黄永红,彭新湘,周碧容,甘廉生,易干军. 2011
[12]苦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周坤华,张长远,罗剑宁,何晓莉. 2013
[13]基于UPLC-MS/MS技术的线纹香茶菜白花型与紫花型种质代谢物的比较分析. 邱道寿,罗永坚,徐友阳,张慧晔. 2024
[14]烟叶钾含量种质间差异分析及其田间鉴定指标筛选. 马柱文,张振臣,袁清华,屈玉娇,李集勤,李淑玲,陈俊标. 2019
[15]利用荧光MFLP标记技术分析烟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何其芳,李荣华,郭培国,宁正祥,邱妙文,赵伟才,陈俊标,夏岩石,白盼. 2012
[16]荔枝特短童期的遗传分析. 陈洁珍,欧良喜,蔡长河,王丽敏,向旭,孙清明. 2012
[17]超级常规稻种质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与天优528的选育. 郑海波,江奕君,冯道基,林青山,刘传光,高云. 2009
[18]假单胞菌胞外酶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酶学性质. 宋茂鹏,马现永,邓盾,王永飞. 2021
[19]白掌新品种银心梭的选育. 刘小飞,廖飞雄,詹启成. 2021
[20]饲料原料中两株优良乳酸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檀克勤,马三梅,马现永,邓盾.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消费者在甜玉米种质食味品质鉴评中的偏好性初探
作者:于永涛;张楠;谢利华;李光玉;刘建华;李武;李高科;胡建广
关键词:甜玉米;食味品质;消费者;偏好性
-
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以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为例
作者:冯发强;齐中;李高科;李余良;李武;李春艳;黄振瑞;王少奎
关键词:农艺与种业;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
鲜食玉米品种心叶期对草地贪夜蛾抗性评价及不同品种受害后的产量损失
作者:张楠;李小凤;李余良;刘建华;李武;李高科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鲜食玉米;抗虫性;产量损失;发育历期
-
基于SNP标记揭示中国鲜食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肖颖妮;于永涛;谢利华;祁喜涛;李春艳;文天祥;李高科;胡建广
关键词:鲜食玉米;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遗传距离;选择位点
-
甜玉米籽粒体积和粒重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肖颖妮;李高科;李坤;于永涛;李光玉;李武;高颖珊;胡建广
关键词:甜玉米;籽粒体积;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秋水仙素加倍玉米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高科;陈琦;孟鑫;林海建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秋水仙素;化学加倍
-
基于扫描电镜技术的甜玉米食味品质鉴评研究
作者:黄文洁;陈中健;谭深源;肖仁仔;于永涛;刘建华;李文燕;晏石娟
关键词:甜玉米;扫描电镜;果皮;淀粉粒;超微结构;食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