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美国切萨比克湾生态修复进展综述及其对长江河口海湾渔业生态修复的启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婷婷 1 ; 赵峰 1 ; 王思凯 1 ; 庄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长江口;渔业资源;生态修复;切萨比克湾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713-7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长江口其独特的生境构成了水生生物的重要洄游通道、索饵场和产卵场。由于近几十年来长江口生态环境全面衰退,渔业资源量锐减。为重新恢复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近十余年连续开展长江口水生生态修复工程,目前的研究对生态修复有提高和长期综合研究的需求。本文以与长江口同样经历渔业资源衰退问题的切萨比克湾河口(美国最大的河口海湾)生态修复项目为例,对其项目概况、实施的有效生态修复措施和方法技术进行了综述。以切萨比克湾河口区渔业资源的生态修复为具有典型参考意义的蓝本案例,通过了解其在修复河口理化环境、恢复关键物种资源量、保护与修复重要栖息地、合理利用土地、建立流域尺度综治体系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以期在基于生态退化机制的修复、基于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修复、基于生态流域尺度上的综合修复上获得经验,为长江口渔业生态修复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和长期保护提供相关资料及启示。

  • 相关文献

[1]天津近岸海域实施人工鱼礁建设浅析. 殷小亚,乔延龙,王群山,宋文平,刘玉. 2013

[2]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的渔业资源调控效果. 车轩,李新丰,陈晓龙,刘兴国,朱浩,王小冬. 2022

[3]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之二--底栖生物试验性增殖与放流. 陈亚瞿,金镠,谈泽炜. 2002

[4]“漂浮人工湿地”对长江口鱼类产卵场修复效果研究. 宋超. 2013

[5]利用人工飘浮湿地恢复长江口生物多样性研究初探. 赵峰,黄孝锋,张涛,庄平. 2015

[6]长江口生态修复工程底栖动物群落的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 陈亚瞿,施利燕,全为民. 2007

[7]环境DNA技术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资源监测中的应用. 张方圆,王汝贤,杨刚,秦泽,赵峰,张涛,耿智. 2024

[8]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结构的季节变化. 孙鹏飞,戴芳群,陈云龙,单秀娟,金显仕. 2015

[9]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大型水母资源量动态变化对渔业资源结构的影响. 单秀娟,庄志猛,金显仕,戴芳群. 2011

[10]长江口、杭州湾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效果评估. 沈新强,周永东. 2007

[11]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2]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王云龙,张涛,朱江兴. 2009

[13]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4]中国水养殖环境质量及其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李纯厚,王学锋,王晓伟,林琳. 2006

[15]防止和修复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渔业操纵的探讨. 王宇庭,叶金云,郑荣泉. 2017

[16]人工鱼巢材料选择及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李跃飞,陈蔚涛,夏雨果,杨计平,朱书礼,李新辉. 2020

[17]大莲湖生态修复工程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朱浩,张拥军,裴恩乐,刘兴国,夏述忠. 2011

[18]真江蓠对氨氮去除效率与吸收动力学研究. 温珊珊,张寒野,何文辉,张饮江,徐姗楠,何培民. 2008

[19]白洋淀“以渔养水”生态修复效果及展望. 李梦龙,刘晃,方辉,朱浩,刘兴国. 2020

[20]太湖鲤山湾水生植被修复前后鱼类资源恢复效果. 崔伟,任泷,徐东坡,赵冬福,任可成,徐跑.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