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基因发掘及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雪 1 ; 罗俊杰 1 ; 欧巧明 1 ; 何瑞 2 ; 李兰兰 1 ; 祁旭升 3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基因;分子育种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363-3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 SMV)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病害,严重制约着大豆的高产稳产和品质。通过发掘和利用优异SMV抗性基因资源,提高抗病品种选择效率,是控制SMV危害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国内外对SMV特性、株系划分、抗性鉴定、遗传特性及抗性基因发掘等多见于研究性报道,对相关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及其进展缺乏系统的探讨分析和梳理。本文结合国内外大豆SMV最新研究进展,从SMV的特征、株系划分及危害、抗性基因的定位及其种质资源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对该领域研究现状、最新研究进展与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支撑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种质资源基因型信息数据平台构建等热点问题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推动大豆分子育种进程及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信息支持和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中国作物分子育种现状与展望. 王红梅,陈玉梁,石有太,李静雯,王立光. 2020

[2]RAPD分析技术在小麦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李静雯,欧巧明,张正英. 2008

[3]利用BSA-Seq方法快速定位作物农艺性状QTL/基因概述. 周文期,刘忠祥,王晓娟,何海军,周玉乾,杨彦忠,连晓荣,李永生. 2022

[4]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技术及在小麦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令利军,倪建福,张正英. 2004

[5]外源DNA导入小麦的分子育种实践. 倪建福,令利军,欧巧明,叶春雷,武禄光. 2005

[6]植物与线虫互作的信号传导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叶德友,漆永红,李敏权. 2016

[7]植物抗线虫基因与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叶德友,陈劲枫. 2012

[8]小麦品种云麦53抗条锈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刘鹏,陈璨,卢家玲,白斌,何中虎,夏先春. 2015

[9]小麦腥黑穗病研究进展. 何春雨,杜久元,张礼军,白斌. 2012

[10]豌豆白粉病研究进展. 杨晓明. 2011

[11]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情况的研究. 闵庚梅. 2012

[12]我国大豆育种新方向研究. 闵庚梅. 2012

[13]不同套种密度对中黄30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托和,赵连芝,姜青龙,张国宏,秦天军,郑志荣,贺天新. 2010

[14]甘肃旱作大豆全膜双垄种植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 杨封科,王立明,张国宏. 2013

[15]陇东地区浅脐色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李峰,张文伟,耿智广,李可夫,付金元,王立明. 2018

[16]13个大豆品种在甘肃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分析. 李玥,王兴荣,张彦军,张金福,苟作旺,祁旭升. 2018

[17]大豆新品种陇黄1号选育报告. 杨如萍,王立明,陈光荣,林汉明,刘学义,张国宏. 2018

[18]甘肃省大豆种质资源脂肪酸组成及评价. 王颢. 2007

[19]西北灌区薯/豆连续套作对系统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董博,张国宏,杨桂芳. 2017

[20]大豆新品种陇黄2号选育报告. 杨如萍,陈光荣,林汉明,刘学义,王立明,张国宏.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