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紫霞 1 ; 许建 1 ; 张研 1 ; 江炎亮 1 ; 陈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部水生动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鲑科鱼类;电化学信号;生物传感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357-3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开发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现场检测新技术,用于鉴定鱼类苗种是否携带IHNV,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实现水产健康养殖管理。基于IHNV基因组序列保守性分析结果,以保守性最高的基质蛋白编码基因(matrix,M)为检测靶序列,设计了6条IHNV特异性扩增引物,对样品RNA进行逆转录等温链置换扩增。在部分引物5’端标记二茂铁分子,使扩增产物带有电化学信号,在部分底物中标记生物素分子,使扩增产物被亲和素修饰的电极表面捕获锚定,基于该原理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体系,通过检测扩增产物的循环伏安信号,判断样品中是否携带IHNV。本方法能够在15 min内完成核酸扩增,且扩增反应在59~65℃的宽松温度区间内均可进行,无需精准控温,对设备和操作要求较低。在扩增温度63℃、信噪比为3的条件下,本方法最低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6.2 copies/μL,能够对未表现出感染症状的鲑鳟类鱼苗、鱼卵进行IHNV检测,适用于苗种场、养殖场等生产经营性场所的现场检测,在水产苗种鉴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相关文献
[1]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刘淼,徐黎明,卢彤岩,赵景壮,曹永生,刘红柏,尹家胜,张金凤,冯剑. 2014
[2]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高效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徐黎明,刘红柏,徐进,卢彤岩. 2013
[3]用于鉴别大西洋鲑和虹鳟的生物传感检测方法. 赵紫霞,徐桂彩,李炯棠,杨世勇. 2017
[4]虹鳟倍性鉴定SSR标记筛选与应用研究. 马海兵,黄天晴,徐革锋,刘恩慧,谷伟,王高超,郭福元,董福霖,郑龙华,张黎黎,姜再胜,王炳谦. 2024
[5]主要养殖鲑科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户国,谷伟,白庆利,王炳谦. 2012
[6]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全球鲑科鱼类养殖状况. 牟振波. 2013
[7]11株鲑源嗜冷黄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刘媛媛,宋健,樊丹,王荻,邓福容,李绍戊,刘敏. 2022
[8]鲑鳟通用型低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的开发. 邰如玉,许建,江炎亮,张瀚元,白庆利,杨世勇,徐鹏,赵紫霞. 2019
[9]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鲑科鱼类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系统构建. 赵紫霞,许建,吴碧银,曹顶臣,白庆利,徐鹏,马卓君. 2022
[10]鲑鳟鱼类育种中常用策略、方法及其应用概述. 户国,谷伟,白庆利,王炳谦. 2014
[11]鲑科鱼类及其养殖状况. 孙大江,王炳谦.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黄河鲤体质量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模型评估
作者:方家璐;海佳薇;周林燕;徐庆磊;冯莉;许建
关键词:鲤;全基因组选择;体质量性状;GBLUP;贝叶斯;机器学习
-
2个鲤群体(Cyprinus carpio L.)表型生长性状的AI测量与手工测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马子尧;潘红;王开阔;陈颖杰;曹逸铭;孙晓晴;张研
关键词:手工测量;AI测量;元江鲤;金背鲤
-
鲤上皮瘤细胞两种转染试剂的条件优化及应用
作者:李尚琪;徐梓明;赵然;孙晓晴;张研;李炯棠
关键词:鲤上皮瘤细胞;细胞转染效率;高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
-
鲤多拷贝基因MRC1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常松欢;王嘉利;许建;张瀚元;张天杨;江炎亮
关键词:鲤;甘露糖受体C1型;多拷贝基因;系统进化树;嗜水气单胞菌
-
水产育种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陈松林;徐文腾;卢昇;胡炜;王德寿;胡晓丽;周茜;刘清华;赵紫霞;覃钦博;王师;刘洋;崔忠凯
关键词:生物技术;水产育种技术;传统育种技术;分子育种技术;智能育种技术
-
鲤低氧适应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吴碧银;许建;曹顶臣;徐鹏;张瀚元;朱优秀;江炎亮;赵紫霞
关键词:鲤;低氧适应;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芯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鲑科鱼类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系统构建
作者:赵紫霞;许建;吴碧银;曹顶臣;白庆利;徐鹏;马卓君
关键词:鲑科鱼类;单核苷酸多态性;微流控芯片;增殖放流;亲权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