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郝小雨 1 ; 王晓军 1 ; 高洪生 1 ; 毛明艳 2 ; 孙磊 1 ; 马星竹 1 ; 周宝库 1 ; 迟凤琴 1 ; 李伟群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
2.衡水市园林中心
关键词: 秸秆还田;温室气体排放;碳足迹;黑土;松嫩平原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22 年 31 卷 002 期
页码: 318-3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明确松嫩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碳足迹特征,对于制订本地区固碳减排策略、发展低碳农业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该研究基于松嫩平原黑土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在大豆-玉米-玉米典型轮作模式下,2013—2015年监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秸秆不还田旋耕CK、秸秆深施还田DSR、秸秆覆盖免耕SC)农田N2O和CH4排放变化,利用生命周期法估算农资投入和田间操作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量,分析碳足迹特征.结果表明,在松嫩平原大豆-玉米-玉米轮作模式下,秸秆深施还田和秸秆覆盖免耕不影响土壤N2O和CH4排放.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氮肥生产、磷肥生产和田间耕作是影响农田碳足迹的主要贡献因子,占农田碳足迹总量的90%左右.2013—2015年秸秆覆盖免耕处理农田碳足迹最低,较秸秆不还田旋耕和秸秆深施还田处理分别降低4.5%和5.1%,原因是秸秆覆盖免耕措施减少机械燃油产生的碳排放.秸秆深施还田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可以提高大豆和玉米产量,平均分别增产5.1%和5.5%.综合而言,在松嫩平原大豆-玉米-玉米轮作体系下,秸秆覆盖免耕可以降低农田碳足迹并可提高大豆、玉米产量,是较适宜的耕作方式.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姬景红;刘双全;马星竹;郝小雨;郑雨;赵月;王晓军;匡恩俊
关键词:水稻;控释尿素;农艺性状;产量;氮肥利用率
-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作者:赵炳地;张久明;朱莹雪;匡恩俊;袁佳慧;迟凤琴;孙磊;李宁
关键词:秸秆还田量;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有机碳;有机碳贡献率
-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旱地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作者:马星竹;郝小雨;赵月;郑雨;邢占强;于磊;姬景红;刘双全
关键词:耕作方式;黑土区;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酶活性
-
耕作与秸秆还田深度变化对不同土层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于洪久;王根林;段衍;刘峥宇;时妍;刘沣漫;王伟;邱广伟;孙磊;李玉梅
关键词:秸秆还田;耕作;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深度
-
施氮对北方粳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姬景红;刘双全;马星竹;郝小雨;郑雨;赵月;刘颖;张明怡;暴帅
关键词: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
-
长期施肥处理对东北黑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邓慧玉;刘子恺;马星竹;郝小雨;赵月;沈菊培;贺纪正
关键词:氮磷输入;真菌群落;土壤酸化;长期施肥;黑土
-
液体厩肥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孙思淼;王晓军;高洪生
关键词:有机肥;秸秆还田;玉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