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粳稻穗发芽的品种(系)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涛 1 ; 赵春芳 1 ; 梁文化 1 ; 赵凌 1 ; 姚姝 1 ; 周丽慧 1 ; 朱镇 1 ; 张亚东 1 ; 王才林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关键词: 粳稻;穗发芽;种子成熟度;温湿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481-4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穗发芽的表现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利用2016年9-10月江苏遭遇多次连阴雨的特殊条件,调查了近年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42个粳稻新品种(系)和98个江苏、山东、浙江等省育成的粳稻品种的穗发芽情况,并对影响穗发芽的相关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粳稻品种的穗发芽率存在明显的品种(系)间差异,大部分品种(系)的穗发芽率较低,但也存在穗发芽率较高的品种(系)。不同生育期类型品种(系)的平均穗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中熟中粳稻最高,晚粳稻最低,迟熟中粳稻居中,但同一生育期品种(系)间穗发芽率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同一品种(系)先后2次调查的穗发芽率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中粳稻品种第2次调查穗发芽率的提高程度远远高于晚粳稻品种。穗发芽率与叶穗位差、每穗总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播种到抽穗的天数和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水稻品种的穗发芽除了受遗传因素控制外,主要与种子的成熟度和造成穗发芽的温度湿度条件有关。

  • 相关文献

[1]猕猴桃与葡萄立体栽培试验研究. 阎永齐,刘吉祥,刘磊,毛妮妮,蒋水平,芮东明. 2015

[2]秸秆块墙体日光温室在苏北地区应用效果试验. 黄红英,武国峰,孙恩惠,陈福恒,杨旭,常志州. 2014

[3]制种稻穗发芽粒性状损失及其调控技术研究. 李慈厚,李洪山,李安祥,夏继峰,杨爱全. 1998

[4]小麦穗发芽抗性分析及相关分子标记检测. 苏在兴,高闰飞,易媛,王波,常勇,黄忠勤,周兴根. 2019

[5]小麦抗穗发芽种质鉴评及其初步应用. 潘丽媛,王永军,李海军,侯富,李菁,李丽丽,孙苏阳. 2024

[6]江苏淮北地区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及其等位基因检测. 朱雪成,马红勃,张娜,刘静,王静,冯国华,张会云,易媛,刘立伟,刘浩,刘东涛. 2024

[7]脱落酸(ABA)对白粒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黄益洪,汤日圣,叶晓青,童红玉. 2009

[8]水稻穗发芽鉴定方法优化及穗发芽突变体筛选. 朱小品,徐婷婷,孟珊,杨欣,狄佳春,郭春滨,朱银,王宁,颜伟. 2024

[9]亚洲栽培稻两大亚种之间同工酶基因型的主要区别. 汤陵华,佐藤洋一郎,森岛启子. 2007

[10]不同粳稻品种组织培养力及愈伤组织细胞结构的比较. 李霞. 2012

[11]草鞋山遗址古代稻种类型. Tang Linghua,汤陵华,Y.I. Sato,佐藤洋一郎,T.T.Udatsu,宇田津徹朗,J.X.Sun. 2007

[12]南粳43亩产800公斤的氮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探讨.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王军,王久龙,夏伍孝,万荣华,凌卫东. 2007

[13]江苏抗病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选育研究. 王才林,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 2010

[14]南粳43亩产800公斤的氮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探讨.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王军,王久龙,夏伍孝,万荣华,凌卫东. 2007

[15]粳稻外观品质选择效果研究.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 2006

[16]江淮稻区中熟中粳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和农艺性状演变特点分析. 徐大勇,吉建安,朱庆森. 2003

[17]粳稻外观品质选择效果研究.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 2006

[18]吴江广福村遗址的古稻作研究. 王才林,丁金龙. 2007

[19]太湖地区水稻地方品种籼粳分类方法的比较. Tang Linghua,汤陵华,Sun Jiaxiang,孙加祥,Udatsu Tetsuro,宇田津徹朗,Sato Youitiro,佐藤洋一郎. 2007

[20]江苏高淳县薛城遗址的植物蛋白石分析. 王才林,周裕兴,王志高,张金喜.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