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外源抗坏血酸处理对采后菠萝黑心病发生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侯晓婉 1 ; 鹿志伟 1 ; 谷会 1 ; 贾志伟 1 ; 张鲁斌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巴厘菠萝(Ananas comosus cv. Comtede Paris);抗坏血酸;黑心病;果实品质;氧化酶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2014-20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抗坏血酸对菠萝果实采后保鲜的有效性,本研究以"巴厘"菠萝(Ananas comosus cv. Comtede Paris)为材料,分别用0.2%和0.4%(质量体积百分比w/V)的抗坏血酸(L-Ascorbicacid,AsA)浸泡处理,以清水浸泡为对照,0.02mm厚聚乙烯打孔薄膜袋包装后,于常温(25±2)℃、相对湿度85%~95%的水果储藏库中贮藏,观察采后菠萝黑心病发生与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AsA处理有效地延缓菠萝黑心病的发生,保持菠萝果实的硬度,抑制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减少,在贮藏后期能够有效地抑制丙二醛(MDA)的积累。果肉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0.2%AsA处理可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活性增加,保持较高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可见,AsA能够有效地延缓菠萝黑心病的发生,保持采后菠萝的食用品质,抑制采后菠萝果实酚类物质酶促氧化的发生,延缓菠萝贮藏期间的衰老进程,并且0.2%AsA的处理效果优于0.4%AsA的处理效果,因此0.2%AsA为最佳处理浓度。

  • 相关文献

[1]外源抗坏血酸对采后菠萝黑心病发生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侯晓婉,鹿志伟,张鲁斌,贾志伟,谷会,洪克前. 2018

[2]低温贮藏对控制菠萝黑心病和保持品质的影响. 弓德强,谢江辉,张鲁斌,谷会,孙光明,朱世江. 2010

[3]低温贮藏对货架期菠萝黑心病发生和果实品质维持的影响. 张鲁斌,贾志伟,谷会,弓德强,洪克前. 2013

[4]包装对菠萝黑心病和品质的影响. 徐函兵,马克群,张鲁斌,弓德强,洪克前. 2014

[5]CO_2和N_2充气包装对菠萝黑心病发生的影响. 张鲁斌,洪克前,谷会,贾志伟,黄炳钰. 2017

[6]氯化钙处理对菠萝采后黑心病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谷会,朱世江,侯晓婉,贾志伟,张鲁斌. 2020

[7]菠萝黑心病研究进展. 张惠云,吴青松,孙伟生,侍文博,窦美安. 2009

[8]采后菠萝果实黑心病发病过程中乙醇代谢的变化. 黄炳钰,邵远志,洪克前,谷会,贾志伟,张鲁斌. 2017

[9]贮藏温度对采后菠萝黑心病的影响研究. 胡会刚,徐函兵,董晨,庞振才,胡玉林,谢江辉. 2013

[10]菠萝采后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胡会刚,孙光明,董晨,谷会,梁菁燕,谢江辉. 2012

[11]康乃馨ACC氧化酶cDNA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张树珍,杨本鹏,刘飞虎. 2002

[12]甜瓜ACC氧化酶反义基因对一个栽培品种的转化. 陆璐,赵长增,郑学勤,王鸣. 2000

[13]抗坏血酸对采后荔枝的保鲜效果. 郑吉祥,莫亿伟,胡一鸿,牛铁荃,谢江辉,李伟才. 2009

[14]外源抗坏血酸对香蕉常温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陈娇,李芬芳,李奕星,袁德保. 2020

[15]不同螟虫抗性甘蔗种质营养物质含量比较. 杨乃博,伍苏然,沈林波,张雨良,张树珍,杨本鹏. 2015

[16]水稻L-半乳糖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 邓载安,张治礼,张执金,黄荣峰. 2010

[17]外源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对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 莫亿伟,郑吉祥,李伟才,牛铁荃,谢江辉. 2010

[18]腰果梨酒的果香保持作用研究. 李从发,李枚秋,彭黎旭. 1999

[19]龙眼成花与氧化损伤的关系探讨. 杨子琴,陈星星,张蕾,洪继旺,陈业渊,李松刚. 2015

[20]外源调节物质对柑橘果实高温胁迫的抗氧化效应. 万继锋,李娟,杨为海,曾辉,张汉周,陈杰忠.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