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海波 1 ; 黄洁 2 ; 郁昌的 3 ; 魏云霞 2 ; 何时雨 4 ; 郑永清 4 ; 陈冬冬 5 ; 安飞飞 2 ; 肖鑫辉 2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3.国投广东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4.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5.河北农业大学
关键词: 木薯;广东省;产量差;连作;种植密度;施肥;产投结构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17 年 39 卷 01 期
页码: 18-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分析广东省木薯主产区产量差的限制因素,找出缩减产量差的途径,调查广东省木薯主产区木薯种植管理情况,明确木薯各级产量差,从群体构建、养分管理、产投结构三方面分析产量差的主要限制因素。结果表明,木薯不同产量等级间产量差异显著,基于高产农户的产量差YGT、高产纪录的产量差YGB、模型模拟的产量差YGM分别为14.32,39.05,42.86 t/hm~2。木薯群体构建中,占总数25%的最低产农户(YL)平均种植密度和连作年数均明显高于其余农户;养分管理方面,最低产(YL)及中产农户(YM)肥料投入中N占比过高,P_2O_5、K_2O投入不足,尤其是K_2O用量及其配比极低,且二者基肥中N、P_2O_5、K_2O用量均远低于其余农户,追肥则表现为N投入过多、K_2O投入过少;现有管理水平下,N、P_2O_5、K_2O对产量差的贡献率分别为23.1%、22.2%、34.4%,仅6.02%~10.11%的农户施肥达到了高产高效水平;产投结构中,产量达到72.71 t/hm2时产投比最大,此后随产量增加,报酬递减,人工成本尤其收获成本是最大限制因素。针对以上分析,提出缩减木薯产量差的途径为合理密植,缩短连作年数,增施氮磷钾基肥,追肥时减氮增钾,加快研究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推广全程机械化栽培管理。
- 相关文献
[1]海南岛木薯主产区产量差及限制因素分析. 梁海波,黄洁,韩全辉,陈冬冬,肖鑫辉,安飞飞,薛茂富. 2016
[2]基于农户尺度的木薯产量差及生产限制因素分析. 梁海波,黄洁,魏云霞,陆昆典,刘翠娟. 2017
[3]广东省发展机械化收获木薯的难度及策略. 宋付平,黎明,覃新导. 2014
[4]热研5号柱花草栽培技术初探. 涂旭川,刘国道,白昌军,张绪元,朱新祥. 2008
[5]株行距和施肥量对木薯产量及生长的影响. 黄洁,王萍,许瑞丽,陆小静,张振文. 2009
[6]施肥深度对木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郑玉,黄洁,范伟锋,刘茂,林方标. 2011
[7]中国木薯施肥研究进展. 宋付平,黄洁,陆小静,张振文,叶剑秋,李开绵. 2009
[8]海南临高辣椒主产区产量差及其限制因子分析. 余小兰,杨福锁,蔡卫音,杜公福,戚志强,李晓亮. 2018
[9]海南临高辣椒主产区产量差及其限制因子分析. 余小兰,杨福锁,蔡卫音,杜公福,戚志强,李晓亮. 2018
[10]广东橡胶林群落种子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分析. 黄先寒,兰国玉,杨川,陶忠良. 2016
[11]广东省橡胶林林下物种组成及灌草物种多样性. 黄先寒,兰国玉,杨川,陶忠良. 2016
[12]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玉萍,温春生,宋启道,梁伟红,刘海清. 2011
[13]广东省肉桂产业调研报告. 林兴军,周海生,邬华松,赵建平,郝朝运. 2016
[14]广东省牛大力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马帅鹏,李静,龙卫平,魏守兴,覃新导,马千全,黄碧兰. 2014
[15]南亚2号澳洲坚果. 陆超忠. 2010
[16]武鸣县木薯朱砂叶螨发生规律初探. 潘文勤,李华英,颜文好,李兆贵,韦艳春,黄洁. 2011
[17]创新催生木薯产业化. 黄洁. 2007
[18]我国木薯燃料酒精发展现状及建议. 匡钰,朱德明. 2006
[19]木薯的营养规律及平衡施肥. 漆智平,洪彩香,张伟特,黄洁. 1999
[20]木薯MADS-box基因克隆及其响应乙烯信号的表达模式分析. Wenbin Liao,廖文彬,Wang Gan.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木薯品种不同收获期块根淀粉积累规律分析
作者:郑永清;李开绵;李伯松;马旭东;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产量;淀粉;光合作用
-
类黄酮合成关键基因MeF3H在木薯块根采后腐烂中的功能分析
作者:安飞飞;蔡杰;薛晶晶;朱文丽;陈松笔;罗秀芹
关键词:木薯;类黄酮;MeF3H;块根;采后腐烂
-
矮壮素浸种对木薯苗期生长的影响
作者:魏云霞;李天;黄洁;王娟
关键词:木薯;矮壮素;浸种
-
长期养分亏缺对木薯农艺性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作者:魏云霞;韦卓文;黄洁;许瑞丽
关键词:木薯;长期定位施肥;养分亏缺;产量;淀粉
-
木薯柱花草间种体系固氮机制和生产效益分析
作者:郑永清;马旭东;李伯松;薛茂富;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柱花草;间种技术;氮源;生产效益
-
海南省食用木薯生产技术规程
作者:韦卓文;魏云霞;黄洁
关键词:木薯;食用;技术规程
-
生根粉浸种对木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作者:黄洁;李天;王娟;魏云霞
关键词:木薯;浸种;生根粉;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