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偃麦渗入系抗条锈性评价及细胞学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慧娟 1 ; 张丛卓 1 ; 张晓军 1 ; 杨足君 2 ; 李欣 1 ; 詹海仙 1 ; 乔麟轶 1 ; 畅志坚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2.电子科技大学

关键词: 小麦;中间偃麦草;异源渗入系;抗性导入;条锈病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4 年 28 卷 03 期

页码: 13-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将中间偃麦草的抗条锈病基因导入小麦,以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为桥梁亲本,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结合细胞学鉴定选育抗条锈病小麦-异源渗入系;并通过人工接种在温室和田间病圃对育成的82份渗入系进行了连续2年的苗期、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筛选。筛选到38份免疫我国优势小种CYR32、CYR33和新小种v26;45份免疫CYR32、CYR33小种;51份免疫CYR32;48份免疫CYR33;52份免疫v26。且它们的抗性均来自中间偃麦草。对随机选取的3份抗病渗入系及其与中国春小麦的杂交F1进行了染色体计数和配对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且3个测试材料及其与中国春杂种F1的平均配对构型分别为2n=0.26I+20.79II+0.05III和2n=0.37I+20.68II+0.09III。说明小偃麦抗病渗入系具有与普通小麦相似的染色体结构和规则的配对构型,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抗源。

  • 相关文献

[1]抗条锈病基因YrCH5026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 侯丽媛,乔麟轶,张晓军,李欣,詹海仙,畅志坚. 2015

[2]源于中间偃麦草的抗条锈基因YrCH223的遗传分析及SSR定位. 刘洁,畅志坚,李欣,张晓军,詹海仙. 2013

[3]小麦新抗源CH5383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 詹海仙,畅志坚,李光蓉,贾举庆,郭慧娟,张晓军,李欣,乔麟轶,杨足君. 2014

[4]小偃麦渐渗系对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詹海仙,李光蓉,张晓军,李欣,畅志坚. 2012

[5]兼抗白粉、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CH7124抗性遗传及细胞学鉴定. 李欣,张晓军,张丛卓,詹海仙,杨足君,畅志坚. 2012

[6]小麦-中间偃麦草渗入系的HMW-GS组成及等位变异分析. 薛晓丽,张晓军,李欣,张丛卓,詹海仙. 2012

[7]小麦新抗源CH223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及细胞学鉴定. 闫金龙,畅志坚,孙美荣,张晓军,詹海仙,李欣. 2010

[8]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基因导入及其抗性评价. 闫金龙,畅志坚,孙美荣,张晓军,詹海仙,李欣. 2010

[9]小麦-中间偃麦草代换系CH188分子细胞学鉴定. 罗小军,乔麟轶,李欣,郭慧娟,阎晓涛,张树伟,常利芳,闫金龙,畅志坚,张晓军. 2020

[10]小麦-中间偃麦草代换系中233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杨永乾,李小军,宋杰,孙玉,茹振钢. 2014

[11]抗条锈病小偃麦附加系CH366的FISH鉴定. 郑瑗,李欣,贾举庆,郭慧娟,雷梦林,张树伟,常利芳,畅志坚,乔麟轶,陈芳,张晓军. 2021

[12]小麦种质CH7015中抗白粉病基因的SSR定位. 郭慧娟,贾举庆,李欣,乔麟轶,阎晓涛,任永康,常利芳,张树伟,畅志坚,张晓军. 2019

[13]小麦新种质CH09W80抗白粉病基因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 马原丽,畅志坚,郭慧娟,詹海仙,李欣,乔麟轶,任永康,张晓军. 2015

[14]抗白粉病小偃麦异附加系的选育及细胞学鉴定. 张晓军,畅志坚,张名昌,詹海仙,阎晓涛. 2009

[15]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病渗入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詹海仙,畅志坚,李光蓉,贾举庆,郭慧娟,张晓军,李欣,乔麟轶,杨足君. 2014

[16]一个新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胡静,李欣,阎晓涛,任永康,郭慧娟,詹海仙,乔麟轶,畅志坚,张晓军. 2014

[17]小麦中源于中间偃麦草抗白粉病基因PmCH5026的SSR定位. 贺润丽,畅志坚,刘建霞,詹海仙,张晓军,董春林. 2009

[18]小偃麦渗入系耐盐性鉴定及其在F_2群体中的遗传分析. 张蕾,侯雅静,张晓军,李欣,乔麟轶,畅志坚. 2016

[19]1997~2001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 吴立人,贾秋珍,金社林,李高宝,王保通,姚革,杨家秀,原宗英,毕云青. 2003

[20]2015-2018年度山西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及育种材料抗病性评价. 刘敏捷,原宗英,武英鹏.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