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和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小蒙 1 ; 肖宁 2 ; 陈建民 3 ;

作者机构: 1.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3.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显性和超显性;上位性效应;甲基化;基因调控;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2 年 02 期

页码: 68-71

摘要: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但是其形成的机理现在仍不十分明确。国内外学者根据农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结果已经提出了多种杂种优势理论假说,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观点。文中将主要从杂种优势的发现和研究,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上位性效应、甲基化作用、基因调控与杂种优势等方面介绍了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和研究进展。

  • 相关文献

[1]植物抗蚜生理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陈超权,刘盛兰嘉,孔李俊,缪黎明,邓航,赵坤,王神云,李建斌,余小林. 2018

[2]不同地理群体三疣梭子蟹mtDNA本底甲基化水平分析. 闻奋亮,王银海,赵莲,赖晓芳,阎斌伦,高焕. 2017

[3]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应答饥饿的甲基化特征分析. 高焕,赵莲,薛蓓,朱国华,赖晓芳,陈建华,申欣,阎斌伦. 2015

[4]脊尾白虾不同发育期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特征分析. 薛蓓,张培,李志辉,赵莲,赖晓芳,阎斌伦,高焕. 2017

[5]梅山猪胚胎附植期EphA1基因表达及甲基化检测. 付言峰,李兰,周艳红,李碧侠,赵为民,赵芳,任守文. 2014

[6]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7]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张明生,陈晓静. 2000

[8]六棱大麦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的研究. 郭军,王赛勤. 1995

[9]徐州芽黄品系与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张正敏,陈萍,李卫华,王阶祥,胡新燕,冯营. 2009

[10]大豆杂种产量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管荣展,杨守萍,盖钧镒. 2010

[11]大麦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的优势研究. 周美学,黄志仁,许如根,郭军. 1995

[12]水稻光温敏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选育. 刘金波,徐大勇,潘启民,秦德荣,方兆伟,陈庭木,卢百关,樊继伟,李健,刘艳,迟铭,王宝祥,杨波,樊宁声. 2011

[13]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14]陆地棉杂种F_2代优势组合的筛选研究.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 2000

[15]大豆杂种产量相关的位点及等位变异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王金社,管荣展,盖钧镒. 2011

[16]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_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分析. 胡新燕,李卫华,丁震乾,王阶祥,杨峰. 2002

[17]黄淮地区大豆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遗传基础. 杨加银,盖钧镒. 2009

[18]广亲和选系“02428”在籼粳亚种间杂交的初步利用. 邹江石,聂毓琦,潘启民,傅春霞,郑为认,裔承宽. 1989

[19]利用DD-PCR技术研究扬稻6号基因的差异表达. 戴正元,陈建民,肖宁,李爱宏,刘广青,潘存红. 2008

[20]籼型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及其衰退特性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曹树青,邓志瑞,翟虎渠,唐运来,韩国标,张荣铣,盛生兰,龚红兵,杨图南.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