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璐璐 1 ; 陈士强 2 ; 李海凤 3 ; 刘慧萍 1 ; 戴毅 1 ; 高勇 1 ; 陈建民 1 ;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扬州市职业大学
关键词: 小麦;长穗偃麦草;赤霉病;易位系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6 年 49 卷 18 期
页码: 3477-34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将二倍体长穗偃麦草7E染色体导入主栽小麦背景,培育小麦-长穗偃麦草7E染色体抗赤霉病易位系,为小麦抗赤霉病遗传改良利用外源优良基因提供新种质。【方法】利用中国春-长穗偃麦草7E代换系DS7E(7B)与扬麦16杂交的F_2种子进行~(60)Co辐射(30 000 rad)和种植,表现型选择收获存活M_1植株的种子,从M_2连续通过表型农艺性状选择、单花滴注法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和长穗偃麦草7E染色体或染色体臂特异分子标记PCR扩增筛选,最后在M_4代对中选材料以长穗偃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证实。【结果】M_1选择了赤霉病发病率不同的13个单株进行繁殖。利用前期开发的长穗偃麦草7E染色体和7EL、7ES特异标记检测13株的后代M_2单株,获得含有长穗偃麦草7EL片段7株和7ES片段14株;对21株M_2衍生的222个M_3植株进行特异标记检测,共选择含有长穗偃麦草7EL片段13株和7ES片段3株;利用来自12株M_3的后代(M_4)进行GISH,共9株M_3的后代具有小麦-长穗偃麦草易位染色体,体细胞染色体2n=42。2株M_3的后代显示附加2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短臂,体细胞染色体2n=44。连续多年多途径的筛选,获得4份材料,3份材料均为长穗偃麦草7E染色体长臂易位系,命名为TW-7EL1、TW-7EL2和TW-7EL3。1份为7E染色体短臂附加系,命名为W-DA7ES,最后所获得的材料是源自M_1代2个单株。连续3年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7EL易位系抗性高,发病率明显低于中国春和扬麦16,与苏麦3号相当,而7ES附加系的赤霉病抗性明显较低,发病率明显高于7EL易位系。【结论】通过赤霉病抗性鉴定、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和GISH证实相结合培育了小麦-长穗偃麦草7EL抗赤霉病易位系,长穗偃麦草易位片段鉴定快速和准确。二倍体长穗偃麦草7E染色体长臂中含有抗小麦赤霉病的基因。
- 相关文献
[1]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及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 李洪杰,王晓鸣,陈怀谷,李伟,刘东涛,张会云. 2013
[2]小麦赤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5
[3]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陆维忠,姚金保. 2001
[4]8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比较. SONG Yi-Ming,宋益民,MA Ya-Fang,马亚芳,CHEN Hui. 2012
[5]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6]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和新抗源筛选. 黄昌,牟建梅,刘敬阳,李斌麒,陈凤生,孟静. 2000
[7]30%多·酮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白粉病田间试验. 姬勇,陈太虎,付佑胜. 2008
[8]小麦抗赤霉病研究进展. 温明星,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 2012
[9]江苏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协同防控技术. 陈香华,蒋守华,熊战之,李茹,付佑胜,周长勇,汪立新,段亚冰,周明国,赵桂东. 2017
[10]小麦赤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陈文华,殷宪超,武德亮,徐剑宏,赵凤春,杨正友,史建荣. 2020
[11]傅里叶中红外光谱结合稀疏表示分类方法鉴别小麦赤霉病感染等级. 梁琨,张夏夏,丁静,徐剑宏,韩东燊,沈明霞. 2019
[12]小麦骨干亲本阿夫衍生系赤霉病抗性的关联分析. 付必胜,付黎明,吴燕,张巧凤,吴小有,蔡瑾,吴纪中,蔡士宾. 2018
[13]小麦抗赤霉病鉴定及其抗病基因的检测. 徐婷婷,王永军,狄佳春,孙苏阳,蔡士宾,汪巧玲,邹淑琼,朱银,杨欣,颜伟. 2019
[14]小麦赤霉病复配诱抗剂的初步筛选. 杨文飞,贾艳艳,顾大路,杜小凤,吴传万,钱新民,王伟中. 2018
[15]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张凯,曹凯歌,刘伟中,赵桂东,付佑胜. 2019
[16]小麦抗赤霉病种质筛选与Fhb1基因分布研究. 张善磊,于成功,刘晓飞,赖尚科,王卫军,孙宝林,熊化春,胡继超,崔小平. 2021
[17]赤霉病抗性基因Fhb1和Fhb7在江苏省淮北小麦新品系中的分布研究. 张善磊,王卫军,吕春华,刘晓飞,赖尚科,崔小平. 2021
[18]黄淮麦区71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与基因型分析. 胡文静,高德荣,江伟,廖森,马红勃,张晓祥. 2021
[19]不同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在小麦赤霉病及呕吐毒素防治中的作用. 殷宪超,武德亮,孟旭,张海燕,吴季荣,刘馨,徐剑宏,史建荣. 2020
[20]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筛选. 胡中泽,衣政伟,王安,马鸿翔,张岳芳,王显.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四倍体小麦背景中长穗偃麦草E染色体传递特征
作者:李海凤;刘慧萍;戴毅;黄帅;张军;高勇;陈建民
关键词:六倍体小偃麦;硬粒小麦;长穗偃麦草;传递率;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
-
水稻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分析
作者:肖宁;张洪熙;冯彦侠;刘知晓;高勇;戴正元;陈建民
关键词:水稻;杂种优势;表达模式
-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和研究进展
作者:张小蒙;肖宁;陈建民
关键词:显性和超显性;上位性效应;甲基化;基因调控;杂种优势
-
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定位
作者:肖宁;洪义欢;张超;苏琰;张小蒙;陈建民
关键词: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根电导率;QTL定位
-
水稻分蘖期强势和弱势F_1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作者:戴正元;陈建民;肖宁;周长海
关键词:水稻;分蘖期;基因表达模式;差异表达;杂种优势
-
利用DD-PCR技术研究扬稻6号基因的差异表达
作者:戴正元;陈建民;肖宁;李爱宏;刘广青;潘存红
关键词:差异显示PCR;基因差异表达;杂种优势;扬稻6号
-
扬稻6号差异表达基因与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作者:张洪熙;戴正元;陈建民;肖宁;李爱宏;潘存红;刘广青;周长海;夏广宏
关键词:扬稻6号;杂种优势;基因差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