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一婷 1 ; 史成银 2 ; 隋丽英 3 ; 叶仕根 1 ; 董宣 2 ; 黄倢 2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
3.天津科技大学
关键词: 卤虫;生物饵料;病原传播;虾类
期刊名称: 中国动物检疫
ISSN: 1005-944X
年卷期: 2020 年 011 期
页码: 61-67
摘要: 卤虫是虾类育苗的关键性生物饵料,其是否具有传播虾类病原的风险已引起多方关注.本文梳理了卤虫作为生物饵料传播虾类病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防控建议.卤虫是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机械携带者,也可能是对虾传染性肌坏死病毒(infectious myonecrosis virus,IMNV)、肝胰腺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HPV)、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MrNV)和极小病毒(extra small virus,XSV)的传播载体,但是目前的研究由于缺少原位杂交或组织细胞水平的病理学证据,均尚未证实卤虫可被这些病毒直接感染;研究已证明卤虫可被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坎贝氏弧菌(V. campbellii)和哈维氏弧菌(V. harveyi)等水产养殖致病菌感染,存在传播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的风险.此外卤虫可能被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污染而存在传播风险.因此,建议系统开展卤虫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通过规范卤虫卵生产管理和孵化操作、探索卤虫生物安保产业发展途径和替代产品等措施,降低卤虫传播相关病原的风险.本文可为正确使用卤虫等生物饵料提供技术支持,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和生物安保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添加外源益生菌对大菱鲆育苗生物饵料菌群结构的影响. 于永翔,姜燕,张正,王印庚,景亚运,廖梅杰,薛良义. 2017
[2]海水桡足类的营养及在鱼、虾、蟹幼体培育中的应用. 蒋建斌,陆建学. 2012
[3]短蛸对不同生物饵料利用的比较. 赵捷杰,陈四清,常青,徐大凤,李凤辉,张鹏飞. 2020
[4]不同强化物质对卤虫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马静,邹安革,王新星,常青,滕玉清,王文斌. 2012
[5]重金属与有机磷农药二元混合物对卤虫联合毒性的评价及预测. 吴宗凡,刘兴国,王高学. 2013
[6]室内培育不同产地卤虫的成虫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茹文红,段亚飞,郑晓婷,董宏标,刘青松,张家松. 2018
[7]臭氧在卤虫卵孵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宫小明,刘淇,王群,李健. 2002
[8]中国西北地区内陆盐湖卤虫卵径研究. 赵彩霞. 1998
[9]艾比湖卤虫休眠卵孵化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窦乾明,黄晓丽,王乐,都雪,宋聃,王慧博,赵晨,霍堂斌. 2022
[10]投喂不同密度卤虫无节幼体对灰海马幼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尹飞,唐保军,张东,王建钢. 2012
[11]卤虫生物包囊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曹立民,李健,王群,刘淇. 2005
[12]中国西北地区内陆盐湖卤虫染色体倍性组成的研究. 任波,姚陆. 1997
[13]活饵料中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黑鲷仔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刘镜恪,雷霁霖. 1998
[14]不同饵料对卤虫高密度养成的影响. 杨小静. 2006
[15]卤虫卵孵化强化剂的初步研究. 王彩理,滕瑜,乔向英,朱伯清. 2003
[1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卤虫无节幼体中精胺含量. 王新星,于朝磊,马静,常青. 2013
[17]长江口南支沉积物对卤虫的毒性效应研究. 晁敏,伦凤霞,王云龙,沈新强. 2010
[18]卤虫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研究. 邓灯,王伟继,刘萍,孟宪红,孔杰. 2005
[19]美洲鲥鱼苗种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Ⅰ稚鱼培育. 吴文化,王斌,师伟,吴日德,孙大江. 2004
[20]中国卤虫生物地理分布的研究. 马志珍.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罗氏沼虾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其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黄笑;王国浩;董宣;唐琼英;段虎;杨国梁;黄倢
关键词:罗氏沼虾;神经细胞;原代培养;传染性早熟病毒
-
opaR基因缺失对AHPND致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毒力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
作者:王利莹;董宣;王国浩;王德浩;谢景媚;罗婧斐;王显伟;黄倢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opaR基因;生物学特性;Ⅳ型分泌系统;水平转移
-
群体感应核心调控子OpaR和AphA对副溶血弧菌生物学功能及毒力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景媚;王利莹;王国浩;杨倩;董宣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系统;OpaR;AphA
-
卵黄抗体及其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子健;杨冰;谢国驷;史成银
关键词:卵黄抗体;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
噬菌体防治副溶血弧菌感染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馨;许华;黎睿君;董宣;黄倢
关键词:噬菌体;副溶血弧菌;抗生素替代品
-
凝集素在甲壳类动物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封永辉;郭晓萌;邱亮;董宣
关键词:凝集素;免疫学;甲壳类
-
江苏高邮罗氏沼虾池塘养殖可培养微生物组成调查
作者:王树茂;王秀华;朱娜;王枫林;董宣;张庆利;杨国梁;高阳
关键词:罗氏沼虾;养殖池塘;可培养细菌;病原菌;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