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晓爽 1 ; 党红凯 2 ; 宋妮 1 ; 申孝军 1 ; 孙景生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盐碱地;生物有机肥;黄河泥沙;冬小麦;库源关系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9 年 27 卷 011 期
页码: 1695-17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掺黄河泥沙同时配施生物有机肥(肥-沙混施)条件下盐碱地冬小麦群体库、源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探讨肥-沙混施条件下作物库源动态变化特征,探求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为盐碱地改良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定位跟踪调查方法,于2015—2018年连续3个冬小麦生长季在河北省南皮县开展试验.设置掺黄河泥沙(SS)、配施生物有机肥(FF)、肥-沙混施(SF)和空白对照(CK)4个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小麦旗叶花后净光合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开花—花后20 d的平均值表现为SF>FF>SS>CK,SF、FF和SS分别比CK高12%、10%和4%以上,尤其在花后20 d,SF、FF和SS仍能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分别比CK高55.08%、27.32%和1.88%.随生育进程光合势呈单峰曲线变化,孕穗—开花期达到最大,开花30 d后群体光合势快速下降,表现为SF>FF>SS>CK,SF、FF和SS在孕穗—开花期的3年平均光合势依次分别比CK提高29.02%、18.79%和10.62%;其花后总光合势分别比CK高41.66%、24.72%和13.94%.在表征源库关系的指标上,SF的全生育期、开花前和开花后源生产能力均为最高,分别比CK高34.06%、40.52%和28.15%;SF的穗数、总粒数、最大潜在库容和有效库容量均为最高,3年平均分别比CK高25.69%、30.00%、42.06%和38.84%.SF的产量、开花后源生产能力的转化率、粒叶比和经济系数均为最高,3年平均比CK提高41.08%、9.53%、8.50%和4.01%.本研究条件下,小麦的有效库容量与总穗数和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穗数和总粒数是影响盐碱地冬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掺黄河泥沙或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够提高小麦光合性能,提高源生产能力,促进源库转化.掺黄河泥沙同时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综合了掺黄河泥沙和配施生物有机肥的优点,效果最佳,更有利于滨海盐碱土壤的改良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物有机肥在大棚番茄上施用效果初报. 张培,胡栋,陈曦,郝立岩,成铁刚,常立鹏. 2020
[2]中药废渣生物有机肥对北沙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秦梦,崔施展,何培,段绪红,芦晔,裴林. 2022
[3]多功能链霉菌生物肥对老龄梨树长势和根际与内生可培养细菌的影响. 胡栋,屈雅莉,张翠绵,贾楠,李洪涛,王占武. 2014
[4]生物有机肥对滨海盐碱地旱作玉米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冯伟,蒲娜娜,谢楠,崔素倩,董景湘,智健飞,刘振宇,刘忠宽. 2017
[5]有机肥在番茄上的最佳施用量及经济效益研究. 李艳宁,李建波,黄少辉,张晓萌. 2019
[6]链霉菌生物肥对金丝小枣长势和品质影响. 胡栋,贾楠,彭巧慧,张翠绵,李洪涛,王占武. 2014
[7]国际生物有机肥研究热点与趋势探析. 陈莉,李夕军,李建芬,李若楠,史建硕,李瑜玲. 2024
[8]鉴定能源高粱耐盐性的方法探讨. Guisu JI,籍贵苏. 2011
[9]盐碱地种植甜高粱生物产量水平及增产潜力分析. 杜瑞恒,侯富强,赵恩庭,刘占凯,籍贵苏,侯升林,魏志敏,王新玉,李顺国,李素英. 2009
[10]盐碱地油葵适宜播期试验研究. 张春芝,鲁雪林,王秀萍,张国新,刘雅辉,王婷婷. 2016
[11]盐碱地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苗锋,赖德强,戴素英,马茜,刘英敏,魏国强. 2013
[12]基于增氧加压功能的盐碱地滴灌装置设计. 左永梅,刘雅辉,孙建平,张虹伟,李欣明. 2019
[13]河北省盐碱地能源甜高粱生产技术规程移. 侯升林,杜瑞恒,刘占凯,吕芃,籍责苏,李素英,刘国庆,王丽华,马雪,许丽萍,孙庆军. 2011
[14]滨海盐碱地植物耐盐性的研究. 丁冯洁,左永梅. 2017
[15]不同类型棉花品种对滨海盐碱地的适应性研究. 杜海英,张谦,王树林,冯国艺,祁虹,林永增. 2014
[16]冀东盐碱地棉花改土培肥研究. 鲁雪林,王秀萍,张国新,刘雅辉,李强,李九欢. 2013
[17]河北省滨海平原区棉花生产发展初探. 鲁雪林,张国新,王秀萍. 2008
[18]冀东盐碱地不同熟性棉花品种适应性研究. 鲁雪林,王秀萍,张国新,刘雅辉. 2013
[19]滨海盐碱地芦笋栽培技术规程. 代鹏,张雪松,戴素英,曹岩坡. 2015
[20]特基拉芽胞杆菌B05高密度发酵培养基与发酵条件优化. 张翠绵,兰泽君,彭杰丽,胡栋,魏晓燕,贾楠,黄晓东,王占武.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华北平原长期秸秆还田潮土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作者:刘学彤;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郑春莲;李月英
关键词:秸秆还田;潮土;有机碳;固碳速率;作物产量
-
灌水和施硅对冬小麦叶片显微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孙金阳;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张俊鹏;党红凯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制度;硅肥;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产量
-
晚冬早春阶段性增温调控华北平原北部小麦源库性能的作用
作者:郭玉龙;赵景山;王正;高震;杜雄;党红凯
关键词:冬小麦;增温;旗叶;源库
-
一年一作玉米产量性状和籽粒灌浆特性对播期的响应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作者:曹彩云;党红凯;李佳;刘学彤;马俊永;李科江;郑春莲
关键词:低平原区;玉米单作;一年一作;高产高效;产量性状;灌浆特征;播期;气象因子
-
咸水沟灌对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毕言鹏;郑春莲;党红凯;曹彩云;李科江;马俊永;王赫;张俊鹏
关键词:咸水;沟灌;土壤盐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
灌溉制度和品种对冬小麦产量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付佳祥;党红凯;李晓爽;柴春岭;高惠嫣;王晓玲;刘宏权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制度;品种;穗部性状;生物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施用有机肥对咸水灌溉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作者:王艺乔;郑春莲;李科江;党红凯;曹彩云;马俊永;吴雨晴;张俊鹏
关键词:咸水;有机肥;土壤盐分;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