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共和盆地塔拉滩不同类型草地群落组成与土壤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学全 1 ; 尹书乐 1 ; 杨占武 2 ; 卢琦 1 ; 杨恒华 3 ; 陈琦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2.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3.青海共和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共和盆地;群落结构;土壤养分;草地

期刊名称: 林业科学研究

ISSN: 1001-1498

年卷期: 2015 年 28 卷 03 期

页码: 346-3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共和盆地塔拉滩草原植被3个代表性植物群落是短花针茅+青海固沙草群落、芨芨草群落和川青锦鸡儿灌丛群落。在19个样地95个样方植被群落和土壤调查的基础上,分析3个不同群落结构及土壤质地和养分含量变化特征,调查样地共出现植物32种,其中,川青锦鸡儿灌丛草地出现植物11种,芨芨草草地22种,青海固沙草草地21种。群落生物量和盖度表现为芨芨草草地显著大于青海固沙草草地,青海固沙草草地又显著大于川青锦鸡儿灌丛草地,青海固沙草是3类草地的优势种。0 20 cm的土壤粒度组成以细砂粒为主。川青锦鸡儿灌丛群落全N、P、K含量比青海固沙草草地和芨芨草草地的高,表现出明显表聚现象。芨芨草群落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并有弱盐渍化,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达0.26 ms·cm-1。群落植被和土壤系统的适应性为退化草地修复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共和盆地沙化土地青杨林恢复规律及影响因素. 王伦,邓磊. 2023

[2]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 张登山. 2000

[3]光伏电厂干扰下高寒荒漠草原区植被和土壤变化特征. 李少华,高琪,王学全,兰岚,杨占武. 2016

[4]青海共和盆地高寒流动沙丘快速治理技术. 张永秀. 2009

[5]青海共和盆地人工固沙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周虹,刘雲祥. 2022

[6]共和盆地不同灌木群落生物土壤结皮理化性质差异. 张曼玉,王志涛,邓磊,周虹. 2023

[7]共和盆地沙区水分含量消长趋势评价. 石蒙沂. 1997

[8]共和盆地不同恢复年限人工混交林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王伦,周鸿玉,杨秀玲,魏民,邓磊. 2023

[9]共和盆地柽柳沙地造林技术研究. 石蒙沂. 1999

[10]基于Meta分析的煤矿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李健明,康雨欣,蒋福祯,宋明丹,祁凯斌,卢素锦,李正鹏. 2024

[11]西宁南山草地生产力评价. 杨小刚,陈学俭,梅宏昌. 2003

[12]青海草地毒草狼毒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吴国林,魏有海. 2006

[13]青藏高原察尔汗盐湖地区可培养中度嗜盐菌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沈硕. 2017

[14]西藏扎布耶盐碱湖真核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陶宇杰,乔丽娟,郭敏,薛彬娟,逯心玥,王嵘,韩睿,朱德锐. 2024

[15]湟水流域农田土壤肥力及养分评价分析. 陈占全,薛泉宏,张荣. 2004

[16]西宁地区保护地土壤养分与蔬菜施肥技术的调查分析. 郝学宁,江华,李松林. 2001

[17]可降解地膜覆盖对青海高海拔地区蚕豆生长的影响. 李萍,刘玉皎,张永春,王建忠. 2014

[18]三江源区高寒草原草地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养分变化. 高旭升,田种存,郝学宁,蒋桂香. 2006

[19]拉西瓦片区土地整理中新增地土壤养分现状研究. 张文英,高旭升,塔林葛娃. 2011

[20]西宁周边山地主要人工林群落土壤团粒分形特征与土壤养分及抗蚀性分析. 郑淑霞,马玉林,王占林.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