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浓度钾对茶树幼苗生长及叶片活性氧代谢酶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钟秋生 1 ; 林郑和 2 ; 陈常颂 2 ; 陈志辉 2 ; 游小妹 2 ; 单睿阳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树;钾;酶类;代谢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2-18

摘要: 本研究以约10月龄的茶树幼苗(瑞香茶树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沙培试验,设置5个不同的供钾浓度(0、100、400、800、2000μmol·L~(-1)),一周浇施3次,处理26周后,研究了不同浓度钾对茶树生长及叶片活性氧代谢酶类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在较低钾处理条件下(0、100μmol·L~(-1)),茶树根、茎叶重量减少,根冠比增加;茶树叶片、茎部、根部K含量随着供钾浓度的增加总体均呈增加趋势。叶部位钾含量在处理浓度小于800μmol·L~(-1)时均呈显著增加,在达到800μmol·L~(-1)时增加不显著;通过叶片部分活性氧代谢酶类测定发现: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随着供钾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供钾浓度达到800μmol·L~(-1)显著增加,后变化不显著;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随着供钾浓度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其中,在供钾浓度为0时,与其他各处理产生显著差异;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活性随着供钾浓度的增加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正常供钾浓度(2000μmol·L~(-1))与较低钾处理叶片(0、100、400μmol·L~(-1))的MDAR酶活性达显著水平;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在供钾浓度为0时最低,但与其他各处理未达到显著差异;总之,当供钾浓度为0时会显著降低茶树叶片CAT、APX、MDAR等的活性,缺钾条件下影响茶树正常代谢酶类的合成。

  • 相关文献

[1]低温胁迫对茶树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林郑和,钟秋生,游小妹,陈志辉,陈常颂,单睿阳,阮其春. 2018

[2]高茶氨酸茶树新品系‘福黄1号’黄化变异机理. 林馨颖,王鹏杰,杨如兴,郑玉成,陈潇敏,张磊,邵淑贤,叶乃兴. 2022

[3]高茶氨酸茶树新品系'福黄1号'黄化变异机理. 林馨颖,王鹏杰,杨如兴,郑玉成,陈潇敏,张磊,邵淑贤,叶乃兴. 2022

[4]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铁皮石斛植物甾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林江波,王伟英,邹晖,戴艺民. 2019

[5]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铁皮石斛黄酮代谢途径及相关基因解析. 林江波,王伟英,邹晖,戴艺民. 2019

[6]茶树体内茶氨酸代谢及其酶学研究进展. 陈林,张应根,陈键,余素红. 2009

[7]Zn营养在果树生理代谢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李娟,陈杰忠,黄永敬,梁春辉,黄建昌. 2011

[8]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钾素状况. 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张磊,李刚. 2018

[9]闽清县水稻田土壤磷钾丰缺临界指标的探讨. 余广兰,王飞,张宜昌,林金美. 2015

[10]杂交水稻氮钾素吸收积累特性及氮素营养诊断. 姜照伟,李小萍,赵雅静,李义珍. 2011

[11]田间条件下水稻根系钾素吸收限制因子研究. 章明清,李娟,孔庆波,姚宝全. 2013

[12]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黄科,刘明月,蔡雁平,温庆放. 2002

[13]钾、镁相互作用对龙眼幼苗生长的影响. 何盈,李延. 2005

[14]叶菜类蔬菜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化肥利用率研究. 李娟,章明清,孔庆波,林秋月,姚宝全. 2012

[15]叶面分离Bt及对茶树主要害虫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张灵玲,林晶,骆兰,方昉,黄天培,徐金汉,吴光远,王庆森,关雄. 2005

[16]乌龙茶品系比较鉴定与选择.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黄修岩. 1994

[17]试论茶树经济产量的构成因素及其选择. 叶乃兴,郭吉春. 1995

[18]茶叶蒸青固样时间控制的研究初报. 杨如兴,张文锦,玉振康,陈志辉,钟美娇. 1999

[19]乌龙茶品种花器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郭吉春,叶乃兴,胡晓东. 1992

[20]应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构建茶树回交1代部分遗传图谱. 黄福平,梁月荣,陆建良,陈荣冰.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