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牡丹试管苗生根前后的转录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符真珠 1 ; 徐梦岚 1 ; 袁欣 1 ; 王慧娟 1 ; 李艳敏 1 ; 张和臣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牡丹;试管苗;休眠;转录组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0 年 18 卷 024 期

页码: 8030-80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试管苗在生根诱导后发生休眠,导致试管苗弱小,严重影响成活率.为了研究试管苗发生生根休眠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对试管苗生根前后(生根培养0,15 d,30 d,45 d)地上部分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测序共获得97.45 Gb Clean Data,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到7.71 Gb,Q30碱基百分比在94.31%以上.组装后共获得43 741条Unigene,其中长度在1 kb以上的Unigene有15 830条.将所有Unigene在NR、Swiss-Prot、KEGG、COG、KOG、GO、Pfam等数据库中进行序列功能注释,共获得26488条Unigene的注释结果.通过GO分类和KEGG Pathway富集性分析,这些Unigene分别归于43个GO类别和128条代谢途径.不同生根培养时期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显示,生根培养15 d较生根培养前,有1 416个基因上调,1 170个基因下调;生根培养30 d较生根培养15 d,有1 961个基因上调,1 344个基因下调;而生根培养45 d较生根培养30 d,只有201个基因上调,367个基因下调.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KEGG生物通路中,以参与能量物质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次生物质合成等代谢途径富集显著.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试管苗发生生根休眠的相关调控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牡丹休眠研究进展. 徐梦岚,符真珠,张和臣,武荣花. 2021

[2]牡丹品种岛锦试管苗与大田苗生理指标差异研究. 符真珠,王利民,孟月娥,杜君,李艳敏,王慧娟. 2015

[3]牡丹花香育种研究进展. 王利民,张和臣,符真珠,冯乃曦,王慧娟,李艳敏,王二强. 2023

[4]酚类物质与牡丹试管苗褐变关系的初步分析. 符真珠,杜君,何松林,王利民,孟月娥. 2016

[5]牡丹试管苗生根过程中酚酸类物质变化差异的研究. 符真珠,杜君,何松林,王利民,孟月娥,王政. 2016

[6]马铃薯试管苗快繁技术研究. 王付欣,铁双贵,谢德意,丁勇. 2003

[7]伴生麦种内脱落酸动态变化与休眠相关性分析. 苏旺苍,贾雨林,孙兰兰,徐洪乐,吴仁海. 2022

[8]‘DF33’的休眠性及破除方法浅析. 秦利,刘华,杜培,张俊,董文召. 2017

[9]利用WGCNA鉴定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基因共表达模块. 马娟,曹言勇,王利锋,李晶晶,王浩,范艳萍,李会勇. 2020

[10]'中烟100'根系响应镰刀菌侵染的转录组数据分析及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赵凤霞,米琳,丁燕芳,宋学立,何嘉,孙小瑞,徐沛瑶,王海涛. 2021

[11]纳米纤维素-铁螯合物矫治梨树缺铁黄化症的转录组分析. 郭献平,边艺伟,王东升,吴中营,王合中,连晓东,郭鹏. 2021

[12]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麦红吸浆虫转录组分析. 蒋月丽,李彤,武予清,苗进,巩中军,段云,刘启航. 2020

[13]基于转录组探究外源水杨酸对条锈菌侵染小麦幼苗的缓解效应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齐学礼,李莹,李春盈,韩留鹏,赵明忠,张建周. 2024

[14]不同磷胁迫处理转OsPHR2小麦的转录组学分析. 李艳,方宇辉,王永霞,彭超军,华夏,齐学礼,胡琳,许为钢. 2024

[15]Direct RNA Sequencing表征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转录组特性的研究. 师志海,王文佳,王亚州,张彬,邓廷贤. 2023

[16]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家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白献晓,张子敬,王璟,徐照学. 2017

[17]郏县红牛和安格斯牛18月龄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张格阳,李玉龙,朱肖亭,张志杰,翟亚莹,牛欣然,黄永震,曾滔,张子敬,施巧婷,王二耀,吕世杰. 2023

[18]蝴蝶兰腋芽增殖过程中的转录组特性. 董晓宇,张晶,符真珠,张和臣,王利民,王慧娟,蒋卉,高杰,李艳敏. 2018

[19]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的甘薯SSR标记开发及群体聚类分析. 杨育峰,史典义,王雁楠,杨国红,徐心志,翟红,何绍贞,刘庆昌,苏文瑾. 2018

[20]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揭示遮阴胁迫下甘薯的代谢响应途径. 王雁楠,陈金金,卞倩倩,胡琳琳,张莉,尹雨萌,乔守晨,曹郭郑,康志河,赵国瑞,杨国红,杨育峰.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