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方正银鲫组织中的代谢及消除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晶晶 1 ; 邹荣婕 2 ; 宋怿 3 ; 黄会 1 ; 韩典峰 1 ; 李佳蔚 1 ; 任传博 1 ; 薛敬林 1 ; 刘慧慧 1 ;

作者机构: 1.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2.烟台市福山区农业农村局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方正银鲫;恩诺沙星;口灌给药;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代谢;休药期

期刊名称: 中国动物检疫

ISSN: 1005-944X

年卷期: 2019 年 36 卷 007 期

页码: 95-103

摘要: 近年来水产养殖中的常用药物恩诺沙星在鲫中的残留问题比较突出,但目前国家未对其在鲫中的休药期作出明确规定.为做到鲫养殖中科学合理使用恩诺沙星,在12~15℃水温条件下,以60 mg/kg.b.w.剂量,对体质量为(250±10)g的健康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灌服恩诺沙星;在灌服后0~120 d内不间断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方正银鲫鳃、血浆、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中的代谢及消除规律,从而为恩诺沙星在方正银鲫中的休药期制定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灌药后,恩诺沙星在方正银鲫血浆、肌肉、肝脏、鳃、肾脏和皮肤中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9、18、24、24、48和48 h,肾脏、肝脏、肌肉、血浆、鳃和皮肤中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30.490、21.372、18.715、16.636、15.157和11.663 mg/kg;皮肤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 最大,为338.2 h,血浆中最小,为93.303 h;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代谢及消除趋势与恩诺沙星大致相同,血浆中达峰值产生最早,tmax为18 h,肾脏中的峰浓度最大,cmax为547.26μg/kg.结果表明,方正银鲫以单次口灌60 mg/kg.b.w.剂量恩诺沙星,皮肤和肌肉中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总量需要1200度日才能满足限量要求.本研究为恩诺沙星在鲫鱼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 相关文献

[1]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俄罗斯鲟多组织中的代谢及消除研究. 刘慧慧,罗晶晶,宋怿,来长青,刘传忠,程波,孙玉增,张华威,张秀珍. 2019

[2]口灌给药恩诺沙星在斑节对虾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中的消除规律研究. 范培莉,王元,赵姝,李信书,王洪斌,凌海,李传步,房文红. 2023

[3]两种剂量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虹鳟体内的代谢残留. 于润林,崔舒云,程波,张欣,康铜,穆迎春,韩刚,宋怿. 2021

[4]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拟穴青蟹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周帅,胡琳琳,房文红,周凯,于慧娟. 2011

[5]甲砜霉素在鲤鱼及鲫鱼体内的残留研究. 韩冰,杨洪波,王荻,卢彤岩. 2013

[6]肌注和口服恩诺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梁俊平,李健,张喆,王群,刘德月,王吉桥. 2010

[7]不同水温条件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俄罗斯鲟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 罗晶晶,张秀珍,宋怿,姜向阳,来长青,刘传忠,孙玉增,刘慧慧. 2020

[8]恩诺沙星在俄罗斯鲟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詹士立,何欣,陈效燕,柳爱春,张发忠,李诗言. 2023

[9]ENU诱变银鲫F_1的遗传差异分析. 韩启霞,常玉梅,梁利群,高国强,池炳杰. 2010

[10]大庆原油水溶物对方正银鲫胚胎及仔鱼的影响. 叶剑雄,战培荣,黄晓丽,刘伟,王臣. 2016

[11]NaHCO3生境胁迫下方正银鲫鳃靶器官代谢组学研究. 姚明珠,刘英杰,李姗蔚,陈中祥,王鹏,孙言春. 2022

[12]同源与异源精子对方正银鲫子代存活、生长及性别的影响. 曹顶臣,贾智英,鲁翠云,徐伟,常玉梅,梁利群,吴学农. 2012

[13]方正银鲫雌核发育后代肌肉营养成分与异源父本的比较. 郁桐炳,尤洋,殷季融. 2004

[14]单次投喂乳酸诺氟沙星在鳜鱼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 高蕾,罗理,姜兰,邓玉婷,张瑞泉,谭爱萍. 2017

[15]硫酸新霉素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休药期. 宋洁,王贤玉,王伟利,姜兰,罗理. 2010

[16]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康铜,程波,王群,宋怿. 2015

[17]盐酸沙拉沙星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李国烈,胡琳琳,胡伟国,房文红,孙贝贝,黄伟,周帅. 2012

[18]药浴暴露下阿维菌素在异育银鲫体内蓄积和消除规律. 张卫卫,湛嘉,王元,王浩,房文红. 2014

[19]土霉素在红鳍东方鲀体内的残留及休药期研究. 孙绪文,王群,颜显辉,常乃生,张霖,王敬祥. 2009

[20]复方磺胺嘧啶口灌给药在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体内药动学和组织分布与消除. 陈进军,王元,赵姝,沈锦玉,赵留杰,房文红.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