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的物理性状及渗透性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玉真 1 ; 王峰 1 ; 尤志明 1 ; 吴志丹 1 ; 江福英 1 ; 张文锦 1 ; 翁伯琦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福建省红壤山地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丘陵山地;植茶年限;土壤渗透性能;拟合模型

期刊名称: 山地学报

ISSN: 1008-2786

年卷期: 2016 年 34 卷 01 期

页码: 38-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环刀法、主成分分析法及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闽东丘陵山地不同植茶年限茶园(撂荒地为对照)土壤物理性状及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评价了4种常用入渗模型的适宜性。结果表明:1)与撂荒地处理相比,新垦3 a茶园土壤容重显著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显著降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茶园土壤物理性状均有所改善。2)不同处理均表现为初始渗透速率>平均渗透速率>稳定渗透速率,与撂荒地处理相比,新垦茶园显著降低了土壤渗透性能,成龄茶园(10 a、30 a和50 a)茶园土壤渗透性能高于撂荒地,改植换种茶园渗透性能与撂荒地接近;主成分分析评价的土壤入渗能力排序为50 a茶园>10 a茶园>30 a茶园>撂荒地>改制换种2 a茶园>新垦3 a茶园。3)Horton模型对各处理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度最高,其模拟值与实测值接近。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渗透性能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总孔隙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新垦茶园显著降低了土壤物理性状和渗透性能,成龄茶园(10 a、30 a和50 a)有助于改善土壤渗透性能,Horton模型对于丘陵山地茶园土壤入渗过程具有较高实用性。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典型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余文权,王峰,陈玉真,单睿阳,尤志明,臧春荣,陈常颂. 2020

[2]海拔高度和植茶年限对茶园土壤肥力和酸度的影响. 颜明娟,林诚,陈子聪,吴一群. 2019

[3]福建省入侵红火蚁扩散规律研究. 张翔,陈艺欣,侯有明,谢毅璇. 2015

[4]建设山地生态果园势在必行. 翁伯琦. 2014

[5]福建沿海丘陵山地果园节水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纪荣昌. 2005

[6]发展乡村循环经济与建设现代生态农业——以丘陵山地开发与经营为例. 翁伯琦,王义祥,刘用场,吴志丹.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