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宛麟 1 ; 张立祯 1 ; 于洋 1 ; 苟芳 1 ; 赵沛义 2 ; 妥德宝 2 ; 潘学标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系
2.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分析研究所
关键词: 蒸散量;水分;土壤;马铃薯/向日葵间作;水分当量比;土地当量比;风障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18 期
页码: 127-13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间作模式中作物水分吸收和利用的分析比较,探讨间作提高产量的机理,提出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最优间作模式,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于2009年和2010年在内蒙古武川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马铃薯/向日葵不同间作模式水分吸收和利用,结果表明,马铃薯/向日葵2种间作模式:2行马铃薯:2行向日葵(2P:2S)和4行马铃薯:4行向日葵(4P:4S)的土地当量比LER为1.2~1.3,都具有较强的间作产量优势。其中,4P:4S间作体系2年平均的LER为1.26,间作优势最大。4P:4S间作马铃薯的农田蒸散量ET与单作马铃薯的ET相比差异不显著。单作向日葵和间作向日葵的农田蒸散量ET无显著差异。虽然,2P:2S间作模式和4P:4S间作模式的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WUE比单作分别降低了81%和66%,但2种间作模式下向日葵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单作相当。因此,在马铃薯和向日葵间作模式中,整体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水分当量比WER在1.2~1.3,其中4P:4S间作系统的水分当量比2a均为1.3,说明该体系具有显著的水分利用优势。综合分析认为,马铃薯/向日葵间作特别是4P:4S间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农田水分的利用效率,在可持续雨养农业发展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农牧交错带不同间套作模式的土地生产力. 苟芳,张立祯,董宛麟,于洋,邸万通,赵沛义,妥德宝,潘学标. 2013
[2]东北寒旱区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模式技术优化. 田磊,张悦忠,孙继颖,梁红伟,周一民,于长生,艾俊国,刘玉龙,吴菲,苑志强. 2024
[3]不同体质量对巴美肉羊营养价值的影响. 陈洋,杨晶,田丰,陈槟颖,王德宝,马丹,靳烨. 2014
[4]氮水添加对放牧背景下荒漠草原生产力的影响. 张璞进,黄建辉,木兰,单玉梅,晔薷罕,温超,常虹,任婷婷,陈世苹,白永飞. 2022
[5]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沤过程水热状况及酶活性的影响. 高日平,刘小月,潘遵天,张东旭,沈祥军,栗艳芳,黄洁,景宇鹏. 2023
[6]适宜播期提高农牧交错带春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杨宁,潘学标,张立祯,王靖,董宛麟,胡琦,李秋月,王潇潇,唐建昭,刘哲,赵沛义. 2014
[7]覆膜马铃薯揭膜技术及防止土壤白色污染的研究. 赵沛义,赵玺宏,赵举. 1999
[8]作物根系对土壤中老化HCH-DDT的富集作用. 张福金,何江,吕昌伟,侯德坤,张婷瑜,张敏,呼日乐达瓦,张欣昕. 2014
[9]赤峰地区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郝永丽,王秀芝,李冠义,崔聪聪,孟令强. 2010
[10]赤峰市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现状分析. 李杰,孟令强,曲宝茹,张晓梅,崔聪聪. 2018
[11]赤峰市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现状分析. 李杰,孟令强,曲宝茹,张晓梅,崔聪聪. 2018
[12]作物残茬与生物篱组合对减轻土壤风蚀的作用. 赵沛义,李焕春,妥德宝,潘学标,闫伟,段玉. 2009
[13]河套灌区冬小麦冻结期土壤入渗特性分析. 郑和祥,李和平,郭克贞,张建成,Zheng Hexiang,Li Heping,Guo Kezhen,Zhang Jiancheng. 2014
[14]精准滴灌水肥耦合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狄彩霞,莎娜,栗艳芳,杨永青,任超,李秀萍,骆洪,李宝贺,邢学峰. 2018
[15]西鄂尔多斯地区土壤与四合木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智颖飙,杨持,姚一萍内蒙古农业科学院,高天云,黄洁. 2004
[16]农作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方静,赵小庆,史功赋,程玉臣,张向前,张德健,郝楠森,武海明,赵玉河,路战远. 2019
[17]草原土壤氮、磷元素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侯英,张园园,刘思博,薛艳林,王伊拉图,巴雅斯胡良,殷国梅. 2017
[18]不同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对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张婷婷,王丽芳,张德健,路战远,程玉臣,李福,刘战勇,敦惠霞. 2021
[19]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 乌仁图雅,邓宇,荣迪,王岩,娜日娜,陈琪,赵剑平,正月. 2020
[20]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2000—2015年土壤流失及保持量变化研究. 王彦阁,胡晓海,孙海莲,翟琇,梁继业.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滴灌处理对藜麦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韩云飞;任永峰;赵沛义;杜二小;赵志媛;张娜;刘小月;张鹏;苗新岳
关键词:藜麦;滴灌;光合特性;产量;阴山北麓
-
内蒙古农田残膜污染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杜二小;赵沛义;包珺玮;任永峰;高宇;高宏艳;韩云飞;张鹏;白红梅;王治宇;巴图
关键词:农田地膜;残膜污染;现状;对策;内蒙古
-
毛叶苕子与燕麦混播对作物产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王宣茗;杨钦忠;张鹏;赵沛义;任永峰;韩云飞;杜二小;张彪;李树生
关键词:毛叶苕子;燕麦;混播;作物产量;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
-
减氮结合不同肥料配施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作者:杜二小;李焕春;任永峰;韩云飞;白红梅;巴图;胡达古拉;于东;赵沛义
关键词:氮肥减施;温室气体;马铃薯;产量;氮肥利用率
-
苗前补灌对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区谷子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吴遥;高日平;蔡琳琳;黄哲帆;陈翛;门靖宇;赵沛义;潘志华
关键词:谷子品种;苗前补灌;苗期;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主成分分析
-
滴灌对内蒙古阴山北麓藜麦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小月;任永峰;赵志媛;张娜;苗新岳;张舒;韩云飞;张鹏;赵沛义
关键词:藜麦;滴灌;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阴山北麓
-
长期施肥对农牧交错带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高日平;段玉;张君;任永峰;梁俊梅;景宇鹏;赵沛义
关键词:长期施肥;农牧交错带;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群落;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