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外来新种质X1132x选育优良玉水自交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元东 1 ; 张华生 1 ; 段民孝 1 ; 张雪原 1 ; 张春原 1 ; 陈传永 1 ; 赵久然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种质X1132x;优良自交系;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5 年 002 期

页码: 41-44

摘要: 利用外来新种质X1132x,通过高密度、大群体、变换地、强胁迫、严选择,选育出若干优良自交系.研究了部分优良自交系的生物学特征特性以及抗逆性和适应性,并进行了配合力的分析.还探讨了这些优良自交系的杂种优势模式,并对其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京724、京725、京464等优良自交系生物学特性优良,自身产量高,易制种,抗病性好,适应性广,配合力高;(2)该选系与京92、京2416等黄改系组配构成主要杂种优势模式,其中组合京724×京92(审定名称京科968)、京725 ×京92(审定名称京科665)、京464×京2416(审定名称NK718)在推广示范中均有较好表现,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说明这些自交系的选育是成功的.

  • 相关文献

[1]利用外来新种质X1132x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王元东,张华生,段民孝,张雪原,张春原,陈传永,赵久然. 2015

[2]Bt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及其对玉米螟的抗性分析. 张红伟,张红梅,郑祖平,陈刚,王国英,谭振波. 2004

[3]全雌型春、秋保护地黄瓜新品种"北京206". 张丽蓉,张峰,毛爱军,王永健. 2007

[4]Bt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及其对玉米螟的抗性分析. 张红伟,张红梅,郑祖平,陈刚,王国英,谭振波. 2003

[5]利用基因枪法将Bt基因导入早熟玉米优良自交系. 张红梅,王国英,谭振波. 2002

[6]不同生态区光温敏型核不育小麦育性研究进展. 李向龙,张华,张凤庭,赵昌平,马庆. 2005

[7]外来种质导入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孙伯陶. 2000

[8]小麦雄性不育系BS366和FA-101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苑少华,李艳梅,白建芳,段文静,谭照国,刘子涵,王娜,赵昌平,张风廷,陈兆波,张立平. 2020

[9]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苗期相关指标的杂种优势. 王汉霞,马巧云,单福华,田立平,权威,张胜全. 2023

[10]数字化玉米育种思路. 滕海涛. 2008

[11]北京油鸡不同组合杂交性能的分析研究. 张剑,初芹,王海宏,耿爱莲,刘华贵. 2010

[12]"京科糯2000"等系列糯玉米品种选育及种质创新. 赵久然,卢柏山,史亚兴. 2011

[13]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杂种优势及遗传重组解析. 赵久然,李春辉,宋伟,刘新香,王元东,张如养,王继东,孙轩,王夏青. 2020

[14]雄性不育在作物杂种优势中的应用途径分析. 石子,宋伟,赵久然. 2018

[15]几个CIMMYT热带群体与中国温带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的关系. 王元东,张春原,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郭景伦,赵久然,陈绍江. 2008

[16]利用SSR共显性判定玉米杂交组合父本效率分析. 滕海涛. 2009

[17]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张如养,段民孝,赵久然,刘新香,邢锦丰. 2016

[18]美国先锋玉米育种经验的启示. 丰光,李妍妍,邢锦丰,黄长玲. 2010

[19]小麦核质互作杂交种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李燕红,高世庆,任扬,张俊杰,都晶晶,高聪,王军卫,马守才,宋瑜龙,张改生,牛娜. 2021

[20]玉米杂交组合的单株比较可行性分析. 滕海涛.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