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福建乌龙茶园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与肥力状况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娟 1 ; 章明清 2 ; 尤志明 2 ; 章赞德 2 ; 姚建族 2 ; 苏火贵 2 ; 刘辽源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大田县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永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安溪县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华安县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大田县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永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安溪县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华安县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大田县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永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安溪县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华安县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乌龙茶;土壤;肥力;临界指标;评价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9-25

摘要: 为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乌龙茶减肥增效技术模式,本研究通过设置65个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和采集7697个代表性耕层土样进行测定分析,探讨乌龙茶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和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乌龙茶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245mg·kg~(-1)、34mg·kg~(-1)和114mg·kg~(-1),低产临界指标则分别为126mg·kg~(-1)、13mg·kg~(-1)和69mg·kg~(-1)。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平均分别为4.3±0.5和21.7±9.2g·kg~(-1),总体上茶园土壤明显偏酸,土壤有机质含量则普遍适中;闽南茶园的酸化程度远高于闽北茶园,但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多高于闽北茶园。茶园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分别为112.2±61.2mg·kg~(-1)、32.0±47.4mg·kg~(-1)和75.4±48.5 mg·kg~(-1),总体上土壤碱解氮普遍严重缺乏,有效磷含量尚可,速效钾含量明显偏低;平和县和南靖县的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普遍达到丰富等级,南安市、大田县、武夷山市和建瓯市则普遍属于缺乏等级。因此,乌龙茶茶园肥力状况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需结合各区域茶园肥力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减肥增效技术模式。

  • 相关文献

[1]福建耕地土壤硫肥效应及其临界指标研究. 林琼,李娟,陈子聪,颜明娟,章明清,彭嘉桂. 2007

[2]永春县水稻土肥力状况及其若干指标演变特点. 姚建族,章明清,李娟. 2014

[3]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乌龙茶及土壤中10种三嗪类除草剂残留. 方灵,苏德森,刘文静,傅建炜,林虬. 2017

[4]福建菜后稻氮磷钾施肥指标研究. 李娟,章明清,姚宝全,孔庆波. 2013

[5]福建早稻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李娟,章明清,孔庆波,姚宝全,颜明娟,林琼. 2010

[6]福建花生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颜明娟,章明清,李娟,孔庆波,林琼,姚宝全. 2010

[7]福建结球甘蓝氮磷钾施肥指标研究. 章明清,李娟,孔庆波,姚宝全,沈金泉. 2011

[8]不同种植年限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肥力之间关系. 陈丽华,刘兰英,吕新,李玥仁. 2019

[9]海拔高度和植茶年限对茶园土壤肥力和酸度的影响. 颜明娟,林诚,陈子聪,吴一群. 2019

[10]不同施肥模式对赤红壤旱地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林新坚,章明清,林琼,李娟,孔庆波,李清华. 2011

[11]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黄福平,陈荣冰,梁月荣,陈伟,陆建良,陈常颂,游小妹. 2003

[12]乌龙茶品系比较鉴定与选择.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黄修岩. 1994

[13]乌龙茶新品种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性状表现──黄观音、金观音区域试验报告(1990-1997). 郭吉春,张文锦,叶乃兴,何孝廷,黄福平,王国兴,徐斌,刘峰,林森知,郑秀琴,林国进,黄日和,邹荣然,黄剑锋. 1997

[14]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瑞香选育简报. 陈荣冰,黄福平,陈常颂,游小妹. 2004

[15]冷冻干燥技术在乌龙茶加工中的初步应用. 叶乃兴,杨如兴,杨广,张方舟,王振康. 2004

[16]做青强度对做青叶蛋白质组成、多酚氧化酶和酯酶同工酶谱的影响. 黄福平,梁月荣,陈荣冰,陈伟,柯玉琴,陆建良. 2004

[17]乌龙茶做青过程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黄福平,陈伟,陈荣冰,柯玉琴,梁月荣. 2002

[18]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 郭吉春,张文锦,叶乃兴,何孝延,黄福平,王锐清,林国进,林森知,郑秀琴,黄日和,邹荣然,黄剑锋,陈德华,王国兴,陈思奇. 1995

[19]乌龙茶品种与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林郑和,郝志龙,陈良城,高水练. 2004

[20]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黄福平,陈伟,陈洪德,陈荣冰.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