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老玉米品种花粒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转运机制的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中东 1 ; 郭正宇 1 ; 宫帅 1 ; 陈永欣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82-1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新老玉米品种各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差异,以我国20世纪70年代主推杂交品种中单2号和21世纪前10年的主推杂交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为材料,设置追氮100,200 kg/hm~2以及密度5.25万,7.50万,10.50万株/hm~2等处理,以阐明其氮素营养策略和调整机制差异。结果表明,玉米新品种花前干物质较老品种高0.43 t/hm~2,且新品种吐丝期茎秆生物量与叶片生物量的比值为2.53,比老品种显著低11.7%;新品种吐丝期茎秆氮积累量与叶片氮积累量的比值为0.76,较老品种显著低15.8%,新品种叶片氮素运移对籽粒氮积累的贡献较老品种平均高出4.3%;2年间新品种平均6.21%的花前叶片干物质和24.7%的花前茎秆干物质在整个花后籽粒灌浆期阶段外运,老品种平均为12.7%,29.1%。在各种栽培条件下,玉米叶片转运氮素占吐丝期叶片氮积累量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3%左右,而茎秆为60%左右。新品种花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策略是更加侧重叶片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老品种则是侧重茎秆,且在灌浆期新品种优先启动茎秆的养分运移,为叶片养分的过早运移提供缓冲,维持灌浆期叶片较高的光合功能,而获得更高产量;在多年来品种更替过程中,新老品种叶片和茎秆的氮素转运极限是相近的,差别在于新品种具有更高效的氮素积累和转运策略,以在不同栽培条件下获得更高的产量。

  • 相关文献

[1]外源铅、铜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谷子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肖志华,张义贤,张喜文,李萍. 2012

[2]面包小麦干物质、组织氮和果糖动态累积. 侯有良,钟改荣,L.OBrien,卢宝红,贾海瑜. 2000

[3]水肥耦合调控对胡麻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利琴,杨建春. 2020

[4]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常乐,王丽霞,郭二虎,张艾英. 2020

[5]谷子(粟)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及对产量的贡献. 古世禄,马建萍. 2002

[6]日光温室不同矮蔓型西葫芦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研究. 雷逢进,温祥珍,李亚灵,李艳,李晓琦,王晓民. 2009

[7]甜红1号胡萝卜的生长动态分析. 梁燕平,张光星,岳青,苗如意. 2011

[8]施用有机肥条件下氮肥不同底追比对冬小麦干物质运转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毛平平,王丽,张永清,党建友,裴雪霞,武雪萍. 2016

[9]种植密度对芝麻干物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刘文萍,吕伟,文飞,任果香,韩俊梅,王若鹏,苗红梅. 2019

[10]栽培方式对汾芝2号产量及干物质的影响. 刘文萍,卫双玲,任果香,文飞,申珂,李芬. 2012

[11]华北春芝麻不同栽培条件对干物质的影响. 刘文萍,李芬,张超美,郭鹏燕,王勇. 2003

[12]4种肥料对芝麻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王若鹏,任果香,韩俊梅,文飞,吕伟,刘文萍. 2019

[13]核桃树体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及累积分配特征. 赵瑞芬,张一弓,张强,程滨. 2014

[14]硫硒配施对茎瘤芥生长和营养效应的研究. 王丽霞,汤举红,罗庆熙,段九菊. 2012

[15]旱地莜麦不同播量与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关系. 王盼忠,徐惠云. 2011

[16]麦茬复播大豆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规律研究初报. 常铁牛,冯正龙,桑瑜. 1998

[17]不同培肥模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曹昌林,白文斌,史丽娟,彭之东. 2014

[18]地膜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研究. 桑选民,常铁牛,胡恩龙,张启俊. 1988

[19]苦荞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动态分析. 向达兵,宋月,范昱,万燕,张宝林,赵钢. 2017

[20]红芸豆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研究. 韩彦龙,晋凡生,郑普山,李晓平,李洁,李海金.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