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吕志强 1 ; 计东风 1 ; 周勤 2 ; 林天宝 1 ; 朱燕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2.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

关键词: 桑树品种;强桑1号;有性杂交;高产;优质;环境适应性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1 年 37 卷 01 期

页码: 18-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优质、高产、环境适应性强为选育目标,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育成中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新品种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每公顷桑叶产量增加37.60%,具有生长势旺、农艺性状优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等特点,并且受桑瘿蚊的危害程度明显轻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2009年,强桑1号通过浙江省的桑树品种审定,新品种在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均可种植。

  • 相关文献

[1]强桑1号的育成与推广. 林天宝,吕志强,计东风,朱燕,刘岩,魏佳. 2016

[2]桑树四倍体品种团桑11号的选育. 张正国,陈祥平,范小敏,杨今后,冯永德,柯皓天,吕银. 2015

[3]迷你甘薯新品种试种初报. 王健儿,冷明珠,季志仙,沈小明,罗金顺. 2003

[4]优质高产糯玉米品种浙糯玉1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赵福成,刘化宙,谭禾平,陈琼,韩海亮,包斐,王桂跃. 2019

[5]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浙两优美香新占的选育. 余守武,黄益峰,娄俊超,李梅珍,唐庚生. 2023

[6]优质、抗病杂交稻新组合钱优817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于海富,陈晓阳,朱浩,蒋梅巧,李春寿. 2012

[7]不同移栽方式对晚粳稻浙湖粳26种子生产田产量和性状的影响. 冯忠平,王云华,赵体源,陆敏,曹栋栋,黄奇. 2023

[8]高产优质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浙两优534. 余守武,谢剑材,娄俊超,李梅珍,许桂荣. 2022

[9]中晚秋“强桑1号”叶片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林天宝,魏佳,刘岩,朱燕,计东风,吕志强. 2017

[10]桑品种强桑1号秋叶老化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 林天宝,朱燕,刘岩,吕志强,魏佳. 2019

[11]"强桑1号"的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增殖研究. 祁娟,宗梅,魏佳,刘培刚,朱燕,吕志强,林天宝,许自龙. 2022

[12]中国桑树品种在乌兹别克斯坦栽植适应性研究. 林天宝,刘培刚,杜鑫,沈王明,吕志强. 2024

[13]番茄尖孢镰刀菌致病特性及环境适应性. 陆晓林,李丹,戴昕,姚燕来,王卫平,朱为静. 2023

[14]浙江海涂围垦区适用桑树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刘培刚,林天宝,朱燕,杨升,许自龙,王金旺,吕志强,魏佳. 2022

[15]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强桑2号的育成. 吕志强,杨今后,计东风,杨新华,张正国. 2012

[16]玉环柚三倍体植株育成技术研究初报. 陈方永,罗君琴. 2006

[17]玉环柚三倍体植株育成技术研究初报. 陈方永,洪方云,罗君琴. 2006

[18]制作优质青贮饲料的主要技术环节. 袁锡寿. 2004

[19]BT型粳稻不育系浙粳2A的选育及应用. 叶胜海,祁永斌,陆艳婷,张小明. 2007

[20]优质与高效是桑学科研究的主攻目标. 杨新华,杨今后,吕志强,沈国新.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