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省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姚金保 1 ; 张鹏 1 ; 余桂红 1 ; 马鸿翔 1 ; 杨学明 1 ; 周淼平 1 ; 张平平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AMMI模型;稳定性;适应性;试点鉴别力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1 年 41 卷 002 期

页码: 191-2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客观评价多点试验中小麦新品种(系)籽粒产量的稳定性、适应性以及试点辨别力,探明适合江苏省小麦多点鉴定试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方法,采用AMMI模型对2018-2019年度江苏省淮南区试A组15个小麦品种(系)和淮北区试C组14个小麦品种(系)分别在12个试点的籽粒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组试验中,基因型效应(G)、环境效应(E)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XE)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环境效应分别占淮南和淮北处理平方和的89.55%和70.71%,基因型效应分别占3.10%和12.89%,互作效应分别占7.35%和16.19%.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中两条显著的主成分轴分别解释了淮南60.54%和淮北56.53%的互作平方和.在本年度特定的气候条件下,15个淮南小麦品种(系)中,宁红1479、金丰1701和盐麦0816属于高产稳产品系;14个淮北小麦品种(系)中,保麦1702、淮核16174属于高产稳产品系.12个试点中,淮南以南通、扬州和金湖试点的分辨力最强;淮北以响水、徐州和宿豫试点的分辨力最强.由AMMI双标图及互作效应值分析可知,两组试验的高产品系对某些试点具有特殊适应性.

  • 相关文献

[1]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及试点鉴别力分析. 姚金保,张鹏,余桂红,马鸿翔,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21

[2]甘薯品种产量性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贾赵东,谢一芝,尹晴红,郭小丁,嵇小琴. 2008

[3]小麦多环境试验中适应性和稳定性参数估计法的比较. 夏中华,俞世蓉,吴兆苏. 1991

[4]基于甘薯区试产量数据的AMMI模型分析. 王仙,罗正乾,徐琳黎,周志林,唐君,高海峰,刘恩良,金平. 2022

[5]菜用甘薯产量稳定性及试验点鉴别力综合分析. 戴习彬,王远,周志林,肖世卓,赵凌霄,王洁,王珧,李青莲,朱国鹏,曹清河. 2023

[6]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36’的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姚金保,杨学明,张鹏,范祥云,余桂红,何漪,王化敦. 2024

[7]基于GGE双标图分析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 戴习彬,周志林,李荣德,邱永祥,杨新笋,肖世卓,孙书军,王远,曹清河. 2022

[8]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典型稻麦轮作区作物产量稳定性研究. 马力,杨林章,沈明星,夏立忠,李运东,刘国华,殷士学. 2011

[9]国审小麦连麦2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李筠,王龙,晁林海,任立凯,刘耀鸿,王军. 2007

[10]小麦新品种镇麦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5

[11]小麦宁麦26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姚金保,马鸿翔,张鹏,余桂红,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18

[12]不同小麦品种(系)在苏北盐渍化中低产田的适应性. 周克友,朱孔志,卢俊,余桂红,吴明昊,陈锦珠,王文成,卢霞. 2020

[13]宁麦28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姚金保,马鸿翔,张鹏,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20

[14]紫心甘薯品种的选育及花色甙稳定性分析. 谢一芝,尹晴红,郭小丁,张启堂. 2005

[15]黄淮海南部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应用前景分析. 郑飞,陈静,孔令杰,刘瑞响,陈艳萍,袁建华. 2019

[16]江苏省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应用前景分析(英文). 郑飞,孔令杰,刘瑞响,张美景,孟庆长,赵文明,陈艳萍,袁建华. 2017

[17]中棉所49在西北内陆棉区的稳定性与丰产性分析. 金石桥,赵淑琴,许乃银. 2014

[18]江苏省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应用前景分析. 郑飞,孔令杰,刘瑞响,张美景,孟庆长,赵文明,陈艳萍,袁建华. 2018

[19]DTOPSIS法在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综合评价上的应用初探. 曹荣祥,戎新祥,庞廷峰,童晓利,王庆南,赵何娟. 1999

[20]亲水胶体对糯玉米汁稳定性影响. 林美娟,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金邦荃.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