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兆举 1 ; 徐新娟 2 ; 齐红志 2 ; 王二歌 2 ; 宋思艺 2 ; 王晓桠 2 ; 赵博文 3 ;
作者机构: 1.河南科技学院;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2.;河南科技学院;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3.;河南科技学院;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干旱胁迫;茉莉酸甲酯;浸种;萌发;生理指标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36-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茉莉酸甲酯(MeJA)调节玉米幼苗生长、提高幼苗抗旱性的机制,采用PEG-6000处理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MeJA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低浓度MeJA浸种则能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伤害。干旱胁迫使玉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比清水对照分别降低48.1%和54.6%,0.25μmo L/L MeJA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则比干旱胁迫分别增加66.3%和93.2%;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的主根长、株高、鲜质量分别比清水对照降低22.4%、28.1%、47.2%,0.25μmo L/L MeJA处理比干旱胁迫分别增加62.9%、18.5%、28.0%;根系活力在0.25、2.5μmo L/L MeJA浸种处理较高,分别是干旱胁迫的3.1倍和3.3倍;干旱胁迫较清水对照显著降低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但显著提高糖和脯氨酸含量,0.25μmo L/L MeJA浸种处理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比干旱胁迫分别增加30.5%和17.9%,0.025μmo L/L处理糖含量比干旱胁迫降低6.5%;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比清水对照均显著增加,0.25μmo L/L MeJA浸种处理比干旱胁迫分别降低14.7%和48.4%;干旱胁迫下SOD和POD活性比清水对照分别增加12.6%和77.4%,CAT活性则显著下降,仅为清水对照的42.0%,0.25μmo L/L MeJA浸种处理SOD、POD、CAT活性比干旱胁迫分别增加25.6%、27.1%、65.7%。因此,外源MeJA浸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有效提高抗旱性,但在实践中应严格控制浸种浓度,以低浓度(0.25μmo L/L)为宜。
- 相关文献
[1]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拔节期与抽雄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鲁晓民,张军,曹丽茹,张前进,魏昕,王振华,张新. 2019
[2]不同用量保水剂对玉米苗期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赵玉坤,武继承. 2010
[3]玉米HD-Zip转录因子基因ZmHOX32的克隆及功能探究. 张新,曹丽茹,张军,魏良明,张前进,魏昕,王振华,鲁晓民. 2019
[4]脱落酸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王相敏,曹丽茹,鲁晓民. 2021
[5]玉米脱落酸受体ZmPYL9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探究. 王延召,鲁晓民,魏良明,周波,黄保. 2020
[6]生长素反应因子ZmARF1的表达分析及互作网络探究. 孙建军,郭玉玺,王瑞,王德新,郭子宁,帖奇,鲁晓民. 2020
[7]基于ILs玉米抗旱相关位点分析. 张自愿,李晶晶,景建洲,王利锋,曹言勇,王浩,李会勇. 2014
[8]玉米干旱诱导表达基因ZmBTF3b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张中保,张登峰,李会勇,刘颖慧,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10
[9]4个禾本科植物NAC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及其在玉米中的干旱表达谱分析. 李丽华,郭颖彬,魏昕. 2022
[10]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系及抗旱性评价. 郭金生,鲁晓民,曹丽茹,张前进,魏昕,王振华,胡艳霞,张新. 2018
[11]玉米C_4光合酶基因导入对拟南芥光合特性及抗旱性的影响. 雷明月,许为钢,李小博,张庆琛,王会伟,张磊,方宇辉,李艳,李春鑫. 2017
[12]茉莉酸甲酯诱导和不同花色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积累差异的机制分析. 谭政委,李磊,杨红旗,余永亮,许兰杰,董薇,夏伟,马新明,梁慧珍. 2020
[13]高巧与顶苗新处理水稻种子对秧苗素质的影响及其控虫效果初探. 夏明聪,任应党,马晓静,冯超红,李丽霞,姜军,秦亚芳. 2015
[14]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药剂浸种对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张德胜,田雨婷,马占宽,赵付枚,王英志,张振臣. 2024
[15]浸种时间及干燥处理对苦瓜发芽势的影响. 吉淼,马凯,杨凡,蔡毓新,牛莉莉,史宣杰. 2016
[16]通过草甘膦浸种鉴定抗草甘膦棉花. 燕树锋,刘海芳,铁双贵,祝水金,卢彩霞. 2016
[17]尿囊素处理小麦种子增产机理探讨. 谢德意,梁慧珍,王浩. 1993
[18]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技术研究. 张桂芬,程红梅,鲁传涛,王克荣. 1998
[19]不同类型花生浸种过程物理特性变化及内部水分迁移规律. 李萍,谢永康,李星仪,杨慧,韩俊豪,张丽霞. 2024
[20]过氧化氢浸种对花生种子发芽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郝西,崔亚男,张俊,刘娟,臧秀旺,高伟,刘兵,董文召,汤丰收.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及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李新美;齐红志;何家帅;杨康娜;魏跃鹏;郭航兆;孙磊康;李孝永;贾绪存;李玉霞;李荣发;王群
关键词:夏玉米;有机肥替代化肥;产量;氮肥利用率;N2O排放;经济效益
-
河南省联合体试验小麦品种综合性状分析与评价
作者:张会芳;燕照玲;刘海礁;段俊枝;陈海燕;郭燕;王楠;杨翠苹;齐红志
关键词:小麦;联合体试验;省统一试验;试验容量;品种性状;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河南省
-
渍涝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朱世蝶;袁刘正;齐红志;王会强;王会涛;袁曼曼;吴浩;鲁进恒;柳家友
关键词:玉米;渍涝胁迫;生长发育;产量
-
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耐盐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段俊枝;杨翠苹;王楠;冯丽丽;燕照玲;齐红志;陈海燕;张会芳;卓文飞;齐学礼
关键词:植物;WRKY转录因子;耐盐;基因工程
-
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新育成小麦品种性状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会芳;齐红志;孙岩;冯晓;杨翠苹;卓文飞;燕照玲;齐学礼
关键词:黄淮冬麦区;小麦新品种;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
近20年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种质性状演变及其育种价值评价
作者:张会芳;张建红;刘海礁;孙岩;齐红志;王楠;段俊枝;郭燕;尹海燕
关键词: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种质;性状演变;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非生物胁迫下水稻产量的研究进展
作者:段俊枝;杨翠萍;王楠;齐学礼;冯丽丽;燕照玲;齐红志;陈海燕;张会芳;卓文飞;李莹
关键词:水稻;非生物胁迫;基因工程;调节基因;功能基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