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禾谷多黏菌传小麦病毒病的分布及变化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羊健 1 ; 孙丽英 2 ; 程兆榜 3 ; 谢礼 4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4.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禾谷多黏菌;小麦黄花叶病毒;中国小麦花叶病毒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5 期

页码: 183-1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给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和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mosaic virus,CWMV)病的科学防控提供相关技术参考,于2008-2010年采用普查结合ELISA检测和电镜观察等方法,对这两种禾谷多黏菌传小麦病毒病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YMV重病区呈现向西、向北扩展的新趋势,发现山东泰安、河南商丘、湖北丹江口、襄樊、随州等新病区,四川省仅在内江发生。江苏省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区正在扩大,浙江病区基本消失。

  • 相关文献

[1]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侵染条件下小麦内参基因的选择. 吴讷,陈炫,姜瑶瑶,张天烨,羊健,朱统泉,张恒木,陈剑平. 2018

[2]山东烟台小麦土传病毒病由小麦黄花叶病毒和土传小麦花叶病毒相关病毒复合侵染所致. 叶荣,郑滔,徐磊,雷娟利,陈剑平,于善谦. 2000

[3]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生物学特性初探. 张巧艳,陈剑平. 2005

[4]中国小麦花叶病毒富含半胱氨酸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戴远兴,郭留明,何婧,沈峥嵘,耿艳飞,吕明芳,袁正杰,李静,张恒木. 2023

[5]中国小麦花叶病毒运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沃恩康,郑滔,张巧艳,陈剑平. 2006

[6]中国小麦花叶病毒RNA2外壳蛋白通读区及19ku富半胱氨酸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编码蛋白定位. 徐磊,叶荣,赵秀云,于善谦,陈剑平. 2002

[7]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复制酶基因在病株体内的表达分析. 张芬,蔡年俊,羊健,李静,陈剑平,张恒木. 2017

[8]小麦TaeEF1β基因的克隆、同源性及表达分析. 陈炫,张天烨,羊健,张恒木,陈剑平. 2019

[9]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外壳蛋白(CP)特异性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沈峥嵘,戴远兴,郭留明,汪芷瑶,张恒木. 2024

[10]我国禾谷多黏菌及其传播的麦类病毒研究和展望. 陈剑平. 2005

[11]小麦黄花叶病毒和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陈炯,程晔,陈剑平. 2000

[12]小麦黄花叶病毒P3蛋白致病功能域的鉴定和分析. 张岩,亓玉华,鲁燕华,杨乾坤,何雨娟,李俊敏,陈剑平. 2019

[13]小麦黄花叶病毒P2蛋白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及其在感病小麦细胞中的定位. 杨狄,周燕茹,谢礼,孙丽英,陈剑平. 2014

[14]小麦黄花叶病毒编码VPg蛋白N端结构是VPg与核仁蛋白Fibrillarin互作区域. 边靓,向荣,孙丽英,陈剑平. 2014

[15]河南省主要推广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毒抗性的评价. 孙炳剑,李洪连,杨新志,谢联辉,陈剑平. 2011

[16]小麦黄花叶病毒P1蛋白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及其检测. 向荣,孙丽英,孙炳剑,陈剑平. 2011

[17]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发生与防控现状. 燕飞,孙丽英,尚佑芬,陈剑平. 2013

[18]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麦秸和土壤中氟唑磺隆及其代谢物残留. 秦曙,乔雄梧,王霞,龚勇,李振. 2008

[19]小麦品种籽粒氨基酸组成平衡性分析. 杨崇力,罗树中. 1990

[20]小麦赤霉病抗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杨崇力,赵玲瑛.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