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4种形态砷在盆栽水稻中的分布与转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旭 1 ; 赵洁 2 ; 刘香香 2 ; 文典 2 ; 耿安静 2 ; 李汉敏 2 ; 王富华 3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砷形态;水稻;迁移规律;风险监测

期刊名称: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ISSN: 1674-8255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18-22

摘要: 用盆栽实验研究了As(Ⅲ)、As(V)、MMAV和DMAV 4种形态的砷在水稻中的分布和转化规律。通过向土壤中添加4种分别5个浓度的砷,种植5种水稻300盆,获得了水稻根、茎、叶、穗、米中的As(V)、As(Ⅲ)、MMAV、DMAV和总砷的22 500个数据;对比分析了4种形态砷对水稻的生理影响、在水稻中的迁移和转化情况及土壤中的砷与稻米中砷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形态砷的转移转化规律差异较大,对砷的风险评估不能一概而论,应将砷分形态开展研究,科学评价不同形态砷毒性和控制水稻砷风险。

  • 相关文献

[1]水淹条件下锰改性生物炭对水稻砷吸收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黄永东,杜应琼,陈永坚,陈楚国,杜瑞英,文典,吴志超,彭立钧,李梅霞. 2020

[2]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对鸡粪中洛克沙胂代谢物的响应. 李夏,霍志铭,黄连喜,何兆桓,周昌敏,姚丽贤. 2014

[3]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用同时测定洛克沙胂及其代谢物. 黄连喜,何兆桓,曾芳,姚丽贤,周昌敏,国彬. 2010

[4]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海产品中5种形态砷. 王旭,李娜,耿安静,杨慧,王富华. 2013

[5]从胜泰1号的育成谈三高水稻品种的选育. 江奕君. 2003

[6]水稻遗传多样性育种体系创新. 李晓方. 2004

[7]“实践八号”卫星搭载水稻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研究简报. 张景欣,杨祁云,王慧,刘永柱,郭涛,朱小源,喙志强. 2009

[8]大中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研究. 周少川. 2002

[9]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和新进展. 黄耀祥. 1999

[10]美国特异水稻种质的利用.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卢德城,缪若维. 2004

[11]与Gm6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在水稻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肖汉祥,黄炳超,张扬. 2005

[12]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王丰,朱满山,李永辉,江西农业大学,柳武革,金素娟,江西农业大学,李金华,刘振荣,廖亦龙,黄德娟,黄慧君. 2005

[13]水稻与玉米远缘杂交改良籼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的SSR分析. 刘传光,江奕君,毛兴学,高云,刘军,林青山,李晓芳. 2005

[14]水稻航天育种的实践和体会.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 2005

[15]华南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简报. 黄炳超,曾列先,张扬,朱小源,肖汉祥,杨健源,杨祁云. 2005

[16]水稻核心种质育种.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 2003

[17]华南优质籼稻抗稻瘟病性分析及抗病育种对策. 朱小源,杨祁云,伍尚忠. 2002

[18]优质稻核心种质创建的实践与探讨. 周少川,柯苇,李宏,陈国荣. 1999

[19]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的应用初报. 徐培智,谢春生,陈建生,张发宝,唐拴虎. 2004

[20]水稻控释肥的应用效果研究. 陈建生,徐培智,唐拴虎,张发宝. (Mis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