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彦忠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姊妹交;杂交种;改良单交种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1 年 2011 卷 03 期
页码: 10-12
摘要: 早代分离的优良姊妹系间相互杂交可提高姊妹交种产量30%以上。分离早代用姊妹交代替自交选育自交系,不但能将双亲的优良性状有机地结合起来,选育出产量和配合力较高的自交系,而且可以避免种质资源的大量流失。
- 相关文献
[1]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德丰717选育报告. 张有富,张爱萍,郭成,邢娟. 2018
[2]629份国内外玉米种质及杂交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王春明,郭成,周天旺,段灿星. 2019
[3]CIMMYT玉米材料抗MDMV-B鉴定结果简报. 谢志军,郭满库. 2004
[4]利用雌穗返祖玉米改良自交系及配制杂交种陇单6号. 杨彦忠,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李志明,王晓娟. 2011
[5]特用玉米种质及杂交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郭建国,郭满库,郭成,魏宏玉,金社林. 2014
[6]玉米杂交种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王春明,郭满库,郭成,周天旺. 2019
[7]优质丰产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黎莱福1号选育. 卯旭辉,詹全民,贾秀苹,王兴珍,梁根生. 2018
[8]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陇葵杂5号选育报告. 贾秀苹,卯旭辉,梁根生,王兴珍. 2018
[9]双低优质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1号选育报告. 靳丰蔚,董云,王毅. 2018
[10]运用SRAP分子标记对胡麻杂交种纯度的鉴定研究. 李闻娟,齐燕妮,王利民,党照,赵玮,张建平. 2019
[11]胡麻两系杂交种陇亚杂3号的选育. 张建平,党占海,王利民,党照. 2018
[12]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陇葵杂6号. 贾秀苹,何正奎,卯旭辉,王莹,梁根生,王兴珍. 2019
[13]饲用甜高粱杂交种陇甜1号选育报告. 葛玉彬,张国琴,张正英,贺春贵. 2020
[14]优质、早熟西瓜新品种陇丰早成的选育. 刘东顺,齐立本,赵晓琴,于庆文,马学军. 2002
[15]两系杂交棉优势组合筛选及利用研究. 南宏宇. 2012
[16]优质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A6选育报告. 刘建华,姚元虎,冉生斌. 2017
[17]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王兴珍,贾秀苹,梁根生,陈炳东,沈昱彤,卯旭辉. 2018
[18]金穗系列玉米新杂交种在陇东地区生产试验结果初报. 张国宏,王立明. 2002
[19]白兰瓜新杂交种银蜜选育报告. 马学军. 2004
[20]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3号选育报告. 靳丰蔚,董云,王毅,刘婷婷,张晓文,徐一涌.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外源甲基乙二醛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赵瑞宁;李永生;汪军成;方永丰;董小云;周文期;连晓荣;王晓娟;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甲基乙二醛;抗氧化酶;干旱胁迫
-
玉米黄化突变基因Zmet 9的精细定位
作者: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董小云;周玉乾;刘忠祥
关键词:玉米;黄化突变基因Zmet9;BSR-seq;精细定位
-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关键词:种植模式;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品质;河西灌区
-
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周文期;李永生;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矮杆;突变体;表型鉴定;遗传分析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突变体ygl3;光合特性;遗传分析
-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后代变异分析及应用评价
作者:连晓荣;王晓娟;周玉乾;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杨晨曦;刘芥杉;周文期
关键词:玉米;种质创新;品种改良;EMS花粉诱变
-
控制玉米株高基因PHR1的基因克隆
作者:杨晨曦;周文期;周香艳;刘忠祥;周玉乾;刘芥杉;杨彦忠;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李永生
关键词:玉米;株高;穗位高;BSA混池测序;基因定位;功能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