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人工纳米颗粒对海洋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及水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怡丹 1 ; 黄翠玲 2 ; 朱琳 1 ; 冯娟 3 ; 夏斌 4 ; 赵信国 4 ; 孙雪梅 4 ; 陈碧鹃 4 ; 曲克明 1 ;

作者机构: 1.null

2.通标标准技术服务(青岛)有限公司

3.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纳米颗粒;海洋渔业生物;毒性效应;水产品质量安全

期刊名称: 生态毒理学报

ISSN: 1673-5897

年卷期: 2020 年 15 卷 006 期

页码: 57-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纳米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并列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三大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由于纳米材料特殊的尺寸和物理结构,具有特殊的催化、光电和抗菌等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建筑、化妆品、能源和环保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不可避免地导致人工纳米颗粒(engineered nanoparticles,ENPs)进入到海洋环境中,对海洋渔业生物造成潜在威胁.我国是水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海洋水产品是我国居民粮食供给和优质蛋白质供给的重要保障.因此,ENPs对海洋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以及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总结了海洋中ENPs的来源,归纳了其在海洋中的环境行为,分析其对海洋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探讨其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和生物放大作用以及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影响,并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做出总结,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做出展望,以期为客观评价ENPs的海洋渔业环境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微塑料在海洋渔业水域中的污染现状及其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夏斌,杜雨珊,赵信国,朱琳,陈碧鹃,孙雪梅,曲克明. 2019

[2]海洋酸化条件下纳米TiO2颗粒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 夏斌,隋琪,陈碧鹃,孙雪梅,朱琳. 2016

[3]海洋酸化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人工纳米颗粒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王昊,赵信国,陈碧鹃,夏斌,孙雪梅,朱琳,曲克明. 2019

[4]水产品中有机危害物残留检测技术挑战及流程展望. 高磊,王钟强,覃东立,陈中祥,王鹏. 2021

[5]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在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 王帅,于慧娟,黄宣运,娄晓祎,叶洪丽,杨光昕,史永富. 2019

[6]2015—2017年市售贝类产品中氯霉素的暴露评估. 杨宏亮,黄珂,李刘冬,柯常亮,赵东豪,刘奇,莫梦松,陈洁文. 2019

[7]水产品中多氯联苯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王帅,田良良,孔聪,韩峰,娄晓祎,叶洪丽,史永富. 2019

[8]水产病害防治研究领域. 吴淑勤. 2008

[9]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 周勇,马绍赛,曲克明,陈聚法,徐勇. 2009

[10]制浆造纸废水对不同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 沈新强,晁敏,沈盎绿,王云龙. 2007

[11]轮虫在生态毒理学中的研究进展. 沙婧婧,戴媛媛,潘玉龙,李娟,徐兆东,张继民. 2018

[12]金霉素及其异构体降解产物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张迪,厉圆,沈忱思,肖冬雪,柳建设,赵凤,熊明瑜. 2019

[13]三氯异氰尿酸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毒性及其抗氧化酶影响. 聂湘平,王翔,李凯彬,吴淑勤. 2008

[14]3种多环芳烃对条纹锯鮨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效应. 孔祥迪,刘莉,李炎璐,于欢欢,陈超. 2016

[15]3种渔用药物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刘永涛,李乐,杨红,艾晓辉. 2017

[16]不同砷形态在水产品中的毒理及转化研究进展. 刘香丽,汪倩,宋超,范立民,孟顺龙,裘丽萍,陈家长. 2019

[1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大黄鱼受精卵及仔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李磊,蒋玫,王云龙. 2019

[18]Cu~(2+)、Zn~(2+)、Pb~(2+)对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 孔祥迪,陈超,李炎璐,贾瑞锦,于欢欢,翟介明,刘江春. 2014

[19]海洋纳塑料的环境行为与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夏斌,王莹,李恒翔,黄伟,冯志华,杜蕴超,李力昂,王菊英,张凯,徐向荣,王有基. 2024

[20]长江口南支沉积物浸出液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伦凤霞,晁敏.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