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珊瑚礁鱼类多样性及保护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代血娇 1 ; 张俊 2 ; 陈作志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珊瑚礁鱼类;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珊瑚白化;渔业管理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9 期

页码: 2996-30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近几十年来,全球珊瑚礁持续退化,引起广泛关注。珊瑚礁鱼类是珊瑚礁重要的生态类群,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干扰,珊瑚礁鱼类多样性、营养级、生产力等大幅下降。如何保护珊瑚礁鱼类资源,促进其生态和经济功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总结了导致珊瑚礁鱼类多样性丧失的自然和人为压力,提出实现珊瑚礁鱼类科学养护和管理的途径: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捕捞是当前珊瑚礁鱼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海洋酸化和全球变暖则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珊瑚礁鱼类的未来;降低和严格控制珊瑚礁鱼类资源的捕捞强度、加强珊瑚礁食草鱼类的保护、完善珊瑚礁动态监测、扩大珊瑚礁生态修复范围以及建立珊瑚礁保护区等是恢复珊瑚礁鱼类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 相关文献

[1]气候变化对冬季东海外海中下层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重要经济种类的影响. 袁兴伟,刘尊雷,程家骅,田永军. 2017

[2]风信子鹿角珊瑚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 马鸿梅,王云祥,秦传新,段丁毓,朱文涛,陈丕茂. 2019

[3]七连屿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特征分析. 王腾,刘永,全秋梅,肖雅元,吴鹏,李纯厚. 2022

[4]近20年南海四带笛鲷(Lutjanus kasmira)种群特征变化. 张俊,陈作志,董俊德,张魁,林昭进,孙典荣. 2020

[5]南沙群岛渚碧礁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李媛洁,张俊,陈作志,江艳娥,龚玉艳,蔡研聪,杨玉滔. 2020

[6]南海西沙群岛琛航岛犬牙锥齿鲷生物学特征. 洪小帆,张俊,江艳娥,蔡研聪,杨玉滔,王欢欢,李纲,陈作志. 2020

[7]西沙群岛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和分类多样性. 李媛洁,陈作志,张俊,江艳娥,龚玉艳,蔡研聪,杨玉滔. 2020

[8]南海珊瑚礁海域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李媛洁,陈作志,张俊,江艳娥,龚玉艳,洪小帆,杨玉滔. 2021

[9]南海美济礁瀉湖区鱼类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变化. 张俊,陈作志,蔡研聪,李媛洁,林昭进. 2021

[10]永兴岛附近海域珊瑚礁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王腾,刘永,李纯厚,肖雅元,林琳,李纯然,谢雨芳,吴鹏. 2023

[11]波纹唇鱼骨骼系统特征的研究. 周胜杰,杨蕊,于刚,戴世明,马振华. 2022

[12]西沙群岛玉琢礁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及演变. 谢宏宇,刘永,赵金发,李纯厚,石娟,肖雅元,王腾. 2024

[13]西沙群岛七连屿珊瑚礁鱼类的物种组成与演替. 王腾,李纯厚,王广华,赵金发,石娟,谢宏宇,刘永,刘玉. 2024

[14]西沙群岛10种鹦嘴鱼鱼体形态学研究. 康志鹏,刘永,李纯厚,赵金发,石娟,王腾. 2024

[15]珊瑚礁鱼类养殖和礁石渔业管理. 谢营梁. 1997

[16]西沙群岛浪花礁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与演替. 谢宏宇,刘永,李纯厚,赵金发,孙金辉,沈建忠,石娟,王腾. 2024

[17]浅谈科技信息在渔业科研实践中的作用. 张建华. 2008

[18]中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学锋,孙华,卢伙胜. 2010

[19]中国古代渔业管理实践及其启示. 白洋,赵蕾. 2014

[20]基于线粒体cytb序列的花斑蛇鲻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李敏,黄梓荣,许友伟,陈作志.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