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龙江省大豆抗孢囊线虫育种的抗源利用与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云辉 1 ; 李肖白 1 ; 潘红丽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作物育种所

2.黑龙江省安达市先锋乡农业站

期刊名称: 大豆通报

ISSN: 1009-2765

年卷期: 2000 年 06 期

页码: 14

摘要: 大豆孢囊线虫病 ,又称大豆黄萎病 ,俗称“火龙秧子”。病原是土壤中的大豆孢囊线虫 ,它侵入、寄生在大豆根系 ,一般发病减产 30 %左右 ,严重地减产 50 %以上。孢囊在土壤中可保持生活力 3~ 5年以上 ,最高达1 0年左右 ,土壤一经线虫污染很难根除。据在黑龙江省调查 :几乎所有的大豆产地都有这种病发生 ,并在迅速蔓延加重 ,严重威胁大豆生产。为稳定和发展大豆生产 ,必须解决大豆孢囊线虫问题。黑龙江省大豆抗孢囊线虫育种起步于“六五”之初 ,进入 90年代陆续育成了“抗线 1”( 1 992 )、“嫩丰 1 5”( 1 994 )、“抗线 2”( 1 995)、“抗线 3”、“东农 4 3”( 1 999)等五个高抗孢囊线虫大豆新品种。一、育成品种的抗源选择与利用1、抗性基因来源根据这五个育成品种的系谱 (见附表 )分析 ,它们的抗性基因都可追溯到小黑豆Peking。附表 黑龙江育成的五个抗线虫品种系谱据Ross及Brim( 1 957)鉴定 ,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基因存在于“Peking”、“PI88788”、“PI90 763”等少数黑豆种质中。利用“Peking”做抗源与黄大豆品种杂交 ,并经多次回交 ,克服掉小黑豆“Peking”劣性 ,育成第一个高抗孢囊线虫大豆品种“Pickett”( 1 966) ,相继育成“Custer”( 1 968)。“Frenklin”和“CN2 1 0” ,都是以“Custer”为抗源育成的第二轮抗线虫品种。经黑龙江西部线虫重病区(安达 )线虫病圃种植鉴定 ,平均单株根系孢囊 3个以下( 7月初 ) ,属于高抗孢囊线虫品种 ,并具有根系发达 ,植株繁茂 ,多分枝、韧性强抗倒伏等适应黑龙江西部生态条件的特点 ,只是熟期较晚 ;“CN2 1 0”生育期 1 35天 ,Frenklin八月初开花 ,不能正常成熟 ,利用时需要遮光处理。2、采用抗线虫品种做抗源“Frenklin”、“CN2 1 0”是育成的黄种皮抗线虫品种 ,与黑龙江优良大豆品种经一次品种间杂交就育成了“抗线 1”、“嫩丰 1 5”、“东农 4 3”。“抗线 2” ,“抗线 3”也只是在抗性基因转育后 ,再经一次三交育成。利用抗线虫品种做抗源 ,既达到抗性基因的转育目的 ,又少带进黑豆抗源的劣性 ,是加快抗线虫育种的有效途径。3、育成品种对生理小种的抗性大豆孢囊线虫存在种内遗传变异 ,用生理小种(Racas)来表示。Golden等 ( 1 970 )提出的生理小种鉴别寄主 ,鉴定方法及程序 ,已成为通用的大豆孢囊线虫鉴别方法。按Riggs等 ( 1 968)的划分标准 ,可分为 1 6个生理小种。在我国已发现 1~ 7及 1 4号生理小种。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 1 991年美国已育成 1 30个抗孢囊线虫大豆品种 ,其中 69个仅抗 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基因都来自Peking。黑龙江省育成的这五个抗线虫品种 ,经抗性鉴定表明也仅抗 3号生理小种。二、生理小种现状及变异趋势1、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现状据刘汉起等人 ( 1 995)从 1 983~ 1 993年对黑龙江省65市 (县 )的大豆孢囊线虫重病地采耕层土壤 ,用Gold en法进行盆栽鉴定结果 ,其中 63市 (县 )为 3号生理小种 ,占 97%。“抗线 1”、“抗线 2”育成后 ,在黑龙江西部及内蒙兴安盟等线虫重病区进行不同前茬 (含大豆重迎茬 )试验示范 ,一般亩产稳定在 1 0 0~ 1 60公斤以上。2、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变异趋势抗病品种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 4年后 ,有的地方明显感病 (安达 1 996)。经重新鉴定 ,原来的 3号生理小种变为 1号小种 (马书君 1 997)和 1 4号小种 (李云辉1 998)。田间鉴定出的生理小种多为混合体 ,只能称为优势小种。在常期种植感病品种的情况下 ,一直保持优势 ,形成黑龙江、吉林及相邻的内蒙古等大面积以 3号为优势小种。应用抗线品种后 ,选择压力胁迫生理小种变异 ,原处于劣热的生理小种迅速繁殖起来成为新的优势小种。三、讨论应用抗线虫品种 ,将导致生量小种变异 ,需要育成相适应的抗线品种或可抗 2个以上生理小种的抗线虫新品种 ,必须拓宽抗源范围。1、引入生理小种多抗品种美国已育成可抗几个生理小种的抗线虫品种 ,如Bedford可抗 1、3、4小种 ,“Hartwig”可抗目前发现的所有生理小种 ,都可以引来应用。2、加强国内抗性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我国的大豆的故乡 ,种质资源极为丰富 ,不同的线虫病区 ,都存在可贵的抗性资源 ,有待我们去发现、研究、利用 ,如“应县黑豆”、“灰皮支黑豆”、“元钵黑豆”及“哈尔滨小黑豆”等 ,应加强不同线虫病区的种质交流 ,深入广泛地进行抗源种质创新研究 ,为培育综合农艺性状良好、丰产型抗线虫品种奠定基础黑龙江省大豆抗孢囊线虫育种的抗源利用与分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作物育种所!安达市151400@李云辉 @李肖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作物育种所!安达市151400 $黑龙江省安达市先锋乡农业站!151400@潘红丽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