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授粉技术对中华猕猴桃果实大小和产量的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林娜 1 ; 邱武凌 1 ; 陈长忠 1 ; 詹金鸿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科技

ISSN: 0253-2301

年卷期: 1995 年 S1 期

页码: 38-39

摘要: 猕猴桃是雌雄异株植物,虽然雌雄株都能产生花粉,但雌株的花粉通常是空瘪的,只有雄株才能产生有活力的花粉,所以雌雄株之间必须通过授粉才能座果.国外已提出了成功的猕猴桃授粉模型,使猕猴桃的每公顷产量达30吨以上,但他们研究所用的材料为染色体数目为174的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 2n=174),对于染色体数目为58的中华猕猴桃(A.Chin-\ensis 2n=58)的授粉技术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以明溪县雪峰农场6年生中华猕猴桃——武植3号(A.Chinensis CV.Wuzhi No.3)为试材(株距X行距=3米×4米.试验时间为1993年和1994年),研究了授粉技术对提高果实大小和产量的效应.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