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志清 1 ; 阙亚伟 1 ; 史文琦 1 ; 向礼波 1 ; 曾凡松 1 ; 郑磊 1 ; 张强 1 ; 龚双军 1 ; 喻大昭 1 ; 杨立军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防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毒性结构;毒性多样性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12 期
页码: 5-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构成及其多态性分布,以2023年从湖北省10个市采集分离的113份条锈菌标样为材料,采用19个鉴别寄主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和群体毒性结构分析,共鉴定出Hybrid 46、水源11、贵农22三致病类群的20个已知生理小种.其中,Hybrid 46类群为2023年湖北省小麦条锈菌的优势致病类群;CYR32和CYR33为优势生理小种,发生频率分别为33.63%和16.81%.群体毒性多态性分析表明,在物种水平上,湖北省小麦条锈菌毒性多样性较为丰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98,Shannon's信息指数为0.316;在群体水平上,不同区域间毒性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黄石和十堰的条锈菌毒性多样性水平最高,武汉的最低,但地理距离并不是导致条锈菌群体毒性多样性的主要原因.UPGMA聚类显示,10个采集地小麦条锈菌群体的毒性遗传相似系数为0.92~0.99,不同群体间毒性结构较相似,交流广泛.本研究结果可为湖北省小麦抗锈育种和通过抗病品种合理布局防控条锈病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2015年湖北省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王峭,马金娟,杨立军,李强,王保通. 2017
[2]湖北十堰麦区小麦条锈菌越夏和越冬研究. 叶青松,肖能武,张凡,蔡高磊,杨立军,向礼波. 2015
[3]辣椒疮痂病抗性研究进展. 姚明华,李宁,王飞. 2013
[4]湖北省稻瘟病菌株生理小种的测定及分析. 吕亮,陈其志,杨小林,张舒,马勇,胡道春,郭宝佳. 2005
[5]基于中国鉴别品种及单基因品系的湖北省稻瘟病菌的致病型分布. 杨小林,张舒,吕亮,常向前,喻大昭. 2010
[6]湖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与分布. 杨小林,陈其志,张舒,吕亮,喻大昭. 2006
[7]湖北省稻瘟病重发区病菌群体致病性分化的研究. 杨小林,施仕胜,张舒,吕亮,喻大昭. 2016
[8]2002—2014年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和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 李强,李高宝,岳维云,杜久元,杨立军,康振生,井金学,王保通. 2016
[9]稻瘟病菌在中国鉴别品种及CO39近等基因系上的致病型分析. 杨小林,陈其志,张舒,吕亮,常向前,喻大昭. 2009
[10]鄂西高山地区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生理小种鉴定. 李宁,姚明华,王飞. 2014
[11]湖北省稻瘟病生理小种的组成与分布. 杨小林,喻大昭,陈其志,张舒,吕亮.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植物源杀菌剂大黄素甲醚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作者:潘首慧;薛原;何海永;龚双军;李继业;谭清群
关键词:植物源杀菌剂;大黄素甲醚;烟草病毒病;防治效果
-
湖北省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实践与思考
作者:曾凡松;许艳云;郭子平;顾辉;万利;邓春林;周华众;杨立军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实践;对策建议
-
小麦白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向礼波;袁斌;薛敏峰;史文琦;曾凡松;杨立军;龚双军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灵敏度;特异性;快速检测
-
湖北省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可持续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作者:许艳云;曾凡松;郭子平;周华众;万利;邓春林;杨立军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可持续;防控技术;示范
-
条锈病对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的为害损失率和防治阈值研究
作者:阙亚伟;龚双军;王志清;向礼波;曾凡松;袁斌;薛敏峰;史文琦;刘万才;杨立军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产量损失率;植保贡献率;防治阈值
-
小麦白粉菌BgtVosA、BgtVelB、BgtBrlA基因的克隆及在调控无性繁殖中的作用
作者:曾凡松;翟亚美;袁斌;龚双军;向礼波;薛敏峰;阙亚伟;史文琦;郑磊;张强;杨立军;喻大昭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Velvet蛋白;BrlA基因;无性产孢;表达分析
-
灰葡萄孢对氟啶胺的敏感性检测及敏感性降低菌株生物学性状研究
作者:王晓辉;向礼波;刘美玲;杨立军;龚双军
关键词:灰葡萄孢;氟啶胺;敏感性;抗性菌株;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