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西沙群岛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和分类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媛洁 1 ; 陈作志 2 ; 张俊 2 ; 江艳娥 2 ; 龚玉艳 2 ; 蔡研聪 2 ; 杨玉滔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七连屿;珊瑚礁鱼类;物种组成;分类多样性;西沙群岛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0 年 27 卷 07 期

页码: 815-8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以西沙群岛七连屿(16°55′N~17°00′N,112°12′E~112°21′E)为代表的典型小尺度范围内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及分类多样性,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2018—2019年南海七连屿鱼类调查资料为基础,总结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组成,并利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和G(属级)-F(科级)多样性测度指数对七连屿珊瑚礁鱼类物种组成及分类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七连屿海域礁栖鱼类隶属于8目33科70属175种,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鱼类占绝对优势,占比81%;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约为54.19,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约为112.35。与国内外不同区域的鱼类群落组成对比发现,七连屿鱼类的Δ~+低于东海陆架、大亚湾和渚碧礁;其Λ+则均低于东海陆架和大亚湾,高于渚碧礁;科级多样性指数(F-指数)平均值为6.23,属级多样性指数(G-指数)平均值为3.09,标准化的G-F指数平均值为0.40。结果表明,七连屿鱼类群落物种间的分类多样性较高,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大亚湾和渚碧礁更为接近。从G-指数、F-指数、G-F指数综合来看,七连屿礁栖性鱼类物种多样性较高,且其科、属的分布在历史上较为合理,但2018—2019年科属多样性显著降低,建议对其及时予以保护。

  • 相关文献

[1]西沙群岛七连屿珊瑚礁鱼类的物种组成与演替. 王腾,李纯厚,王广华,赵金发,石娟,谢宏宇,刘永,刘玉. 2024

[2]西沙群岛浪花礁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与演替. 谢宏宇,刘永,李纯厚,赵金发,孙金辉,沈建忠,石娟,王腾. 2024

[3]七连屿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特征分析. 王腾,刘永,全秋梅,肖雅元,吴鹏,李纯厚. 2022

[4]西沙群岛玉琢礁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及演变. 谢宏宇,刘永,赵金发,李纯厚,石娟,肖雅元,王腾. 2024

[5]西沙群岛10种鹦嘴鱼鱼体形态学研究. 康志鹏,刘永,李纯厚,赵金发,石娟,王腾. 2024

[6]南沙群岛渚碧礁礁栖鱼类物种和分类多样性及食性特征研究. 李媛洁,张俊,陈作志,江艳娥,龚玉艳. 2019

[7]七连屿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粟丽,徐姗楠,李纯厚,陈作志. 2024

[8]大亚湾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李娜娜,董丽娜,李永振,艾红,李夏,陈国宝,史赟荣. 2011

[9]蓄水后向家坝库区鱼类物种、分类和功能多样性变化. 熊飞,张伟,翟东东,刘红艳,陈元元,段辛斌,田辉伍,陈大庆. 2024

[10]东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研究. 史赟荣,李永振,卢伟华,孙冬芳. 2009

[11]北部湾口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的初步探讨. 李渊,王燕平,张静,李军,晏磊,张鹏,林龙山. 2016

[12]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江段珍稀特有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年际变化. 唐成,邓华堂,田辉伍,蒲艳,段聪,吴兴华,唐锡良,段辛斌,陈大庆. 2024

[13]近20年南海四带笛鲷(Lutjanus kasmira)种群特征变化. 张俊,陈作志,董俊德,张魁,林昭进,孙典荣. 2020

[14]南沙群岛渚碧礁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李媛洁,张俊,陈作志,江艳娥,龚玉艳,蔡研聪,杨玉滔. 2020

[15]南海西沙群岛琛航岛犬牙锥齿鲷生物学特征. 洪小帆,张俊,江艳娥,蔡研聪,杨玉滔,王欢欢,李纲,陈作志. 2020

[16]南海珊瑚礁海域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李媛洁,陈作志,张俊,江艳娥,龚玉艳,洪小帆,杨玉滔. 2021

[17]南海美济礁瀉湖区鱼类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变化. 张俊,陈作志,蔡研聪,李媛洁,林昭进. 2021

[18]永兴岛附近海域珊瑚礁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王腾,刘永,李纯厚,肖雅元,林琳,李纯然,谢雨芳,吴鹏. 2023

[19]波纹唇鱼骨骼系统特征的研究. 周胜杰,杨蕊,于刚,戴世明,马振华. 2022

[20]珊瑚礁鱼类多样性及保护研究进展. 代血娇,张俊,陈作志.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