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南海西沙毗邻海域四种眶灯鱼的营养生态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晓宇 1 ; 刘永 2 ; 李纯厚 2 ; 石娟 2 ; 赵金发 2 ; 王腾 2 ; 孔啸兰 2 ; 江艳娥 2 ; 康志鹏 2 ;

作者机构: 1.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中层鱼类;稳定同位素;生态位;眶灯鱼;食性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209-2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南海西沙毗邻海域中层鱼类(mesopelagic fish)的食性及中层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生态位,本研究以南海西沙毗邻海域的4种中层鱼:亮眶灯鱼(Diaphus splendidus)、短距眶灯鱼(D.mollis)、灿烂眶灯鱼(D.fulgens)和吕氏眶灯鱼(D.luetkeni)为研究对象,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4种眶灯鱼的营养级、营养生态位以及主要食物来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 4种眶灯鱼δ15N范围为8.31‰~11.08‰, δ13C范围为-21.88‰~-18.19‰;(2) 4种眶灯鱼营养级存在差异,吕氏眶灯鱼(3.75)>亮眶灯鱼(3.63)>灿烂眶灯鱼(3.57)>短距眶灯鱼(3.41);(3)灿烂眶灯鱼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大,对饵料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食源丰富。亮眶灯鱼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小,对某些饵料生物选择性较强,摄食具有专一性;(4) 4种眶灯鱼之间存在一定的食物资源摄取利用的竞争关系,但吕氏眶灯鱼与短距眶灯鱼不存在竞争;(5)贝叶斯混合模型表明浮游动物是4种眶灯鱼的主要饵料生物。本研究揭示了西沙毗邻海域4种眶灯鱼的主要食物来源和营养生态位特征,为研究中层鱼类的食性特征以及营养结构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对深入开展中层鱼类对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等研究具有意义。

  • 相关文献

[1]乌伦古湖白斑狗鱼摄食生态的初步研究. 霍堂斌,马波,阿达可白克·可尔江,张丽荣,唐富江,姜作发. 2009

[2]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营养生态位研究. 石娟,刘永,李纯厚,王腾,赵金发,宋晓宇,谢宏宇. 2024

[3]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域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李忠义,金显仕,庄志猛,唐启升,苏永全. 2005

[4]南海北部陆坡海域中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袁梦,陈作志,张俊,江艳娥,汤勇,徐姗楠. 2018

[5]南海北部陆坡水域尾明角灯鱼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杨雨燕,应一平,赵宪勇,王新良,张俊,陈作志,汤勇. 2017

[6]南海中南部长钻光鱼渔业生物学初步研究. 张俊,陈国宝,江艳娥,龚玉艳,陈作志,邱永松,梁沛文. 2015

[7]西沙群岛冷泉区中层鱼类群落结构初探. 田翰,江艳娥,张俊,陈作志,徐姗楠,朱江峰,于文明. 2022

[8]南海中北部尾明角灯鱼渔业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孔啸兰,江艳娥,龚玉艳,陈作志,张俊,范江涛. 2016

[9]珠江斑鱯食性的调查与分析. 胡隐昌,邬国民,陈焜慈,李恒颂,邓国成,李大疆. 2000

[10]广东鲂仔幼鱼生长与食性的研究. 谢刚,叶星,许淑英,潘德博,庞世勋,祁宝伦,苏植蓬. 2000

[11]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鱼类群落优势种生态位宽度与重叠. 李显森,于振海,孙珊,金显仕. 2013

[12]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极北海带在我国黄渤海的适生情况. 孙昕,刘福利,梁洲瑞,汪文俊,孙修涛. 2019

[13]湖北省长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分析. 郭坤,杨德国,彭婷,罗静波,何勇凤,柴毅. 2016

[14]虾池常见微藻的光照强度、温度和盐度适应性. 李卓佳,梁伟峰,陈素文,文国樑,曹煜成. 2008

[15]嗜水气单胞菌ERIC-PCR指纹图谱多样性研究. 叶诗尧,梁利国,谢骏. 2014

[16]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鱼类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与重叠. 李显森,于振海,孙珊,金显仕. 2013

[17]虾池常见微藻种群温度、盐度和氮、磷含量生态位. 梁伟峰,陈素文,李卓佳,曹煜成,杨莺莺. 2009

[18]珠三角河网不同水文期浮游动物优势种及生态位. 高原,王超,刘乾甫,彭松耀,麦永湛,赖子尼. 2019

[19]北部湾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幼鲎生态位及种间竞争分析. 郭清扬,左娅,林吴颖,肖晓波,赵心忆,李银康,应紫薇,周传江,颉晓勇. 2022

[20]团头鲂养殖池塘维氏气单胞菌的致病性耐药性及在不同生态位间的差异. 周光,谢骏,周群兰,习丙文,徐跑.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