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西沙群岛鹦嘴鱼科耳石形态学物种鉴定的可行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康志鹏 1 ; 李纯厚 1 ; 李纯然 1 ; 王腾 1 ; 赵金发 1 ; 石娟 1 ; 刘永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耳石形态;传统形态测量法;椭圆傅里叶分析法;鹦嘴鱼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24 年 48 卷 003 期

页码: 469-4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于2018-2021年在西沙群岛海域采集鹦嘴鱼样本,通过传统形态测量法选取的19个耳石形态指标和椭圆傅里叶分析法选取的77个椭圆傅里叶系数对其进行鉴别分析,探究耳石形态在鹦嘴鱼科物种鉴别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仅使用耳石形态指标鉴别鹦嘴鱼时综合判别率为56.8%,低于仅使用椭圆傅里叶系数的63.1%和两种参数结合的75.7%;而结合两种参数对其4个属的综合判别率为88.6%,其中绚鹦嘴鱼属的判别率达到100%;15种鹦嘴鱼的耳石形态聚类结果与已有研究的进化树结果基本一致,特别是属层面的聚类,呈现高度一致,证实了耳石形态具有遗传的属性,也说明了耳石形态学用于鱼类物种鉴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将为西沙群岛鹦嘴鱼的基础研究提供科学资料,为鹦嘴鱼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基于图像识别的5个不同产地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形态差异分析. 田灿,李飞,苏胜彦,唐永凯,刘波,俞菊华,于凡,李建林,李红霞,宋长友,王美垚. 2020

[2]南海典型岛礁的鹦嘴鱼群落结构组成. 全秋梅,王腾,刘永,郭家彤,谢雨芳,李纯然,李纯厚. 2021

[3]西沙群岛10种鹦嘴鱼鱼体形态学研究. 康志鹏,刘永,李纯厚,赵金发,石娟,王腾. 2024

[4]耳石形态在长江口小黄鱼生活史研究及群体识别中的应用. 方聪,郭治明,线薇微,陈明茹,杨圣云. 2018

[5]长江口凤鲚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矢耳石生长. 张涛,王焕焕,毕学娟,宋超,赵峰,庄平. 2017

[6]基于地标点法的九龙江口和珠江口凤鲚和七丝鲚耳石形态学特征比较. 姜涛,郑朝臣,黄洪辉,轩中亚,邱晨,刘洪波,杨健. 2018

[7]南海中南部金带细鲹与长体圆鲹矢耳石外型比较分析. 李伟畅,朱国平,王雪辉,林龙山,李渊,杜飞雁. 2023

[8]长江口及邻近海域4个不同地理群体凤鲚矢耳石形态差异. 宋超,杨琴,赵峰,张涛,胡丽娟,庄平. 2020

[9]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耳石形态实例研究. 王臣,刘伟,王继隆. 2015

[10]耳石形态在黄唇鱼、大黄鱼、丁氏(鱼或)和棘头梅童鱼种类识别中的应用.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2012

[11]耳石形态在黄唇鱼、大黄鱼、丁氏鱴和棘头梅童鱼种类识别中的应用.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