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鲍营养品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腾 1 ; 赵新楠 1 ; 林怡辰 1 ; 宋冬茹 1 ; 霍善琴 1 ; 薛勇 2 ; 谭志军 1 ; 彭吉星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2.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鲍;营养品质;影响因素

期刊名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ISSN: 2095-1388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72-1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鲍是一种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海产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多糖、多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加,鲍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除辽宁省和广东省有少量养殖外,福建省和山东省成为鲍的主产地。现阶段鲍营养品质和性状提升逐渐成为鲍育种养殖业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鲍营养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营养成分、呈味和功能活性物质,重点归纳了品种、产地、采样季节、养殖模式、饵料等因素及不同外源胁迫对鲍营养品质的影响。由于影响因素和差异指标繁多,且鲍营养品质的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未来亟需系统性开展鲍品质评价研究,以及饵料、环境因子、养殖模式等因素对鲍品质调控机制的研究,以期为鲍养殖、新品种培育、品质综合评价及特征指标挖掘等方面提供科学参考。

  • 相关文献

[1]鲍壳体附着物去除切削工具选择及工艺参数优化. 徐文其,倪锦. 2017

[2]杂交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Haliots discus discus体内食源性脂肪酸的标志分异. 葛长字,王海青,毛玉泽,黄瑶,隋海东. 2014

[3]鲍人工养成阶段养殖环境中的周丛纤毛虫. 黄建荣,白庆笙,陈毕生,徐润林. 2003

[4]鲍类寄生性病害研究进展. 徐力文,刘广锋,陈毕生. 2005

[5]不同海域鲍体镉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王增焕,林钦,李刘冬,王许诺. 2013

[6]鲍育苗生物学中饵料硅藻的相关研究进展. 徐力文,刘广锋,王江勇. 2006

[7]环境因子与饲料对鲍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敏,张汉华,朱长波. 2007

[8]鲍病研究的综述. 艾红. 2001

[9]我国鲍养殖研究现状及展望. 唐保军,王慧. 2009

[10]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鲍肌肉萎缩症病毒. 谷露,姜敬哲,王江勇. 2015

[11]鲍类微生物性疾病研究进展. 王瑞旋,徐力文,冯娟,王江勇. 2006

[12]绿色添加剂溶菌酶及其应用. 许红,徐奇友,刁新平. 2005

[13]低盐碱池塘养殖雅罗鱼及其杂交种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常玉梅,闫浩,苏宝锋,孙博,张立民,梁利群. 2017

[14]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 于久翔,高小强,韩岑,范瑞,韩雨哲,姜志强. 2016

[15]三疣梭子蟹营养和风味品质比较分析. 郭亚男,韩刚,杨臻,宋金龙,王潇,穆迎春,孟娣. 2019

[16]乌苏里白鲑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评价. 王继隆,刘伟,李培伦,唐富江. 2018

[17]中华绒鳌蟹营养成分差异性研究进展. 王潇,韩刚,马兵,宋金龙,穆迎春,孟娣. 2019

[18]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雌体中营养品质比较分析. 王潇,韩刚,张小军,梅光明,穆迎春,宋金龙,郭亚男,孟娣,杨臻. 2019

[19]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雄体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差异性研究. 王潇,韩刚,张小军,梅光明,穆迎春,宋金龙,郭亚男,孟娣,杨臻. 2019

[20]几种水产品营养与活性因子及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穆迎春,郭亚男,何雅静,许玉艳,杨臻,宋金龙,韩刚.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