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佟汉文 1 ; 刘易科 1 ; 张宇庆 1 ; 陈泠 1 ; 付鹏浩 1 ; 邹娟 1 ; 朱展望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珍麦168;选育;高产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19-121,125
摘要: 珍麦168 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河南金粒种业有限公司通过西农979/郑麦9023 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商品性好、耐寒性强和适应性广,2023 年 1 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麦 20230009,适宜在湖北省全省麦区种植.对珍麦 168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进行了介绍,并总结其栽培技术要点,为后期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稻广两优5号的选育及应用. 刘凯,徐得泽,杨国才,陈志军,周雷,李三和,胡刚,闸雯俊,游艾青. 2013
[2]优质高产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巨2优96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李戎,文举,赵开荣,杨洪勇,周雷,谢磊,徐国华. 2023
[3]优质高产早熟中籼稻新品种汇楚丝苗的选育. 胡鹏,金卫兵,孙小琼,钟余平,刘国宏,聂亚林,邓俊,陈海英,徐得泽,殷得所,吴波. 2024
[4]高产优质杂交中籼稻扬籼优77的选育与应用. 段圣省,薛莲,余启芝,董华林,李爱宏,殷得所,李忠正,王红波,孙阳,郭英,徐得泽. 2025
[5]小麦新品种鄂麦17的选育及主要特征特性. 高春保,庄宗英,李梅芳,张宇庆,黄荣华. 2003
[6]鄂棉EZ16的选育及在长江流域油麦后栽培技术要点. 陈全求,蓝家样,韩光明,张胜昔,李国荣. 2022
[7]桑树人工四倍体鄂桑2号选育研究. 邓文,叶伟彬,徐有海,廖友新,叶楚华. (Mis
[8]蛋用鹌鹑黄羽系产蛋性能选育初报. 杜金平,申杰,皮劲松,文金明,潘爱銮,梁振华,蒲跃进. 2007
[9]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叶楚华,胡兴明,邓文,郝瑜,叶伟彬. (Mis
[10]桑树人工四倍体鄂桑2号选育研究. 邓文,叶伟彬,徐有海,廖友新,叶楚华. (Mis
[11]中籼稻新品种绿稻Q7的特征特性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轩素芹,张兴中,付云海. 2018
[12]三系杂交中稻巨2优6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徐华山,陈志军,刘凯. 2017
[13]两系抗病杂交稻E两优78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吴波,金卫兵,谢文博,杨德莉,殷得所. 2019
[14]萝卜新品种雪单3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袁伟玲,甘彩霞,王晴芳,崔磊,梅时勇. 2015
[15]小麦品种鄂麦596需肥特性研究. 王鹏,张刚,陈斌,彭昌海,朱展望,高春保,朱万胜. 2016
[16]晚籼9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刘良军,万正煌,李莉,刘昌燕,陈宏伟. 2017
[17]鄂棉23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余隆新,詹先进,蓝家样,张兴中,张光梅,陈全求. 2007
[18]巴基斯坦盐碱地水稻不同移栽方式试验初报. 苏中想,朱晓波,游爱青,陈耀东,黄燕,袁文凤,王鹏,代刚刚,耿玲. 2016
[19]杂交晚稻金优133高产制种技术. 周文华,郭嗣斌,王华生,李珍连,刘三荣. 2004
[20]湖北省蜂糖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关键要点. 刘模发,赖福升.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麦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
作者:葛仕杰;刘怡德;张华东;宁强;朱展望;王书平;刘易科
关键词:小麦;PDIL基因家族;表达分析;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
-
小麦穗部性状近等基因系的创制及穗粒数候选基因分析
作者:陈旺;王殿;宋波;刘易科;朱展望;卫波;宁强
关键词:小麦;660K SNP芯片;近等基因系;穗部相关性状;候选基因
-
普通小麦Arableu#1白粉病成株抗性遗传解析
作者:李子萌;袁婵;张宇庆;任妍;刘鹏鹏;严珊珊;袭梦涵;穆培源;兰彩霞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
湖北省66份小麦品种(系)赤霉病抗性鉴定与分子检测
作者:徐晴;郑丹;许甫超;秦丹丹;董建辉;葛双桃;朱展望;董静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分子检测;株高
-
国内外153份小麦种质条锈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周警卫;叶博伟;张朋飞;张宇庆;郝敏;尹毓若;袁婵;李志康;李顺达;夏先春;何中虎;张宏军;兰彩霞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苗期抗性;成株抗性;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抗病性鉴定
-
21份湖北省小麦品种抗秆锈基因分析
作者:孙会言;侯凌晓;王子叶;刘东军;张功俊;宋维富;刘易科;李天亚
关键词:禾柄锈菌;苗期抗性;成株期抗性;分子检测;抗病基因
-
基于矮败小麦分子育种策略培育黄淮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轮选20
作者:买春艳;刘易科;刘宏伟;李洪杰;杨丽;吴培培;周阳;张宏军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Fhb1;矮败小麦;双单倍体;黄淮冬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