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子萌 1 ; 袁婵 1 ; 张宇庆 2 ; 任妍 3 ; 刘鹏鹏 4 ; 严珊珊 1 ; 袭梦涵 1 ; 穆培源 4 ; 兰彩霞 1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洪山实验室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4.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52-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确保小麦产量稳定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白粉病是限制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环保的途径,挖掘新成株抗性基因/位点为选育持久抗病小麦品种提供依据。【方法】由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培育的普通小麦品系Arableu#1在苗期对白粉病表现为感病,而成株期呈现高水平抗性。为深入解析其抗病遗传机制,利用Arableu#1与高感品系Apav#1杂交,构建一个含有142个家系的F5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基因分型测序(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平台测序,获得4 298个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并进行群体检测,所获基因型用于构建整个群体的遗传连锁图。【结果】结合白粉病连续2年田间表型和基因型数据,使用IciMapping 4.1对田间病害严重度、病程曲线下面积(AUDPC)和病害多年平均严重度(MFDS)等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在该群体中定位了4个来自Arableu#1的白粉病成株抗性位点,分别位于染色体1BL、5BL、6BS和7BL上,以及2个来自Apav#1的抗性位点,分别位于染色体2DS和4BL上,可解释白粉病表型变异介于3.1%—28.5%。6个位点聚合时的群体平均病害严重度达到各位点组合中的最低水平,QPm.hzau-1BL、QPm.hzau-4BL、QPm.hzau-5BL和QPm.hzau-7BL 4个位点聚合后的效应仅次于6个位点同时存在。【结论】将2个新位点QPm.hzau-5BL和QPm.hzau-7BL的两翼分子标记开发成KASP标记,经对570份世界各地育成品种或地方品种检测,2个位点单独存在或聚合在一起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白粉病抗性,且这两个位点在我国小麦材料中的分布频率较CIMMYT的小麦种质中低。获得1个可能同时聚合6个白粉病抗性位点家系,其田间白粉病抗性可达近免疫水平。
- 相关文献
[1]植物源提取物Vegard防治小麦和瓜类白粉病试验. 杨立军,曾凡松,向礼波,杨小军,喻大昭. 2007
[2]小麦新品种鄂麦170抗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刘易科,朱展望,佟汉文,冯承官,宁富豪,陈泠,邹娟,张宇庆,杨立军,高春保. 2017
[3]国内外153份小麦种质条锈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周警卫,叶博伟,张朋飞,张宇庆,郝敏,尹毓若,袁婵,李志康,李顺达,夏先春,何中虎,张宏军,兰彩霞. 2024
[4]三色堇S_8代10个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李清斌,杨迪,李春燕,于爱霞,陈婧婧. 2014
[5]植物源提取物Vegard防治小麦和瓜类白粉病试验. 杨立军,曾凡松,向礼波,杨小军,喻大昭. 2007
[6]桃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红肉性状基因定位概述. 艾小艳,何华平,龚林忠,王富荣,王会良,刘勇. 2015
[7]6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夏宏义,吴伟,曾祥国,柯艳,杨静. 2020
[8]408份小麦品种(系)白粉病抗性的评价. 汪华,杨立军,向礼波,危金芬,曾凡松. 2011
[9]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l的初步定位. 朱磊,朱友林,余潮,张集文. 2005
[10]畜禽基因定位方法及研究. 冯政,梅书棋,刘贵生,武华玉,彭先文,李良华. 2009
[11]一个水稻花器官数目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李沛,李进波,夏明元,戚华雄. 2011
[12]魔王谷稻瘟病抗性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殷得所,李进波,夏明元,万丙良,查中萍,杜雪树,戚华雄. 2014
[13]一个水稻颖壳扭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李进波,夏明元,万丙良,杜雪树,查中萍,喻大昭,戚华雄. 2008
[14]转pGH基因猪外源基因染色体定位研究. 牛屹东,何新,陈清轩,林爱星,陈永福,魏庆信. 2001
[15]桃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红肉性状基因定位概述. 艾小艳,何华平,龚林忠,王富荣,王会良,刘勇. 2016
[1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嘧霉胺残留量. 沈菁,王明明,陈浩. 2010
[17]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的SSR分子标记与定位. 郭艳萍,张改生,程海刚,朱展望,张龙雨,牛娜,马守才,李红霞. 2009
[18]长江流域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郑威,洪美艳,孙东发. 2009
[19]小麦avenin-like type-B基因启动子的分离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宋斐,陈泠,孙杨柳,王菲菲,汪越胜,杨广笑,何光源. 2012
[20]小麦HMW-GS的命名、遗传及对品质的贡献. 郑威,刘卫平,汪盛松.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国内外153份小麦种质条锈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周警卫;叶博伟;张朋飞;张宇庆;郝敏;尹毓若;袁婵;李志康;李顺达;夏先春;何中虎;张宏军;兰彩霞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苗期抗性;成株抗性;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抗病性鉴定
-
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珍麦168的选育
作者:佟汉文;刘易科;张宇庆;陈泠;付鹏浩;邹娟;朱展望
关键词:小麦;珍麦168;选育;高产
-
小麦新品种鄂麦28及其栽培技术
作者:佟汉文;朱展望;刘易科;陈泠;张宇庆;邹娟;付鹏浩;谢文博;肖启合;高春保
关键词:鄂麦28;选育;栽培技术
-
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鄂麦011的选育
作者:佟汉文;刘易科;朱展望;陈泠;张宇庆;邹娟;付鹏浩;高春保;谢文博
关键词:鄂麦011;特征特性;产量;品质;抗性;栽培技术
-
三种肥料运筹模式对湖北西部坡耕地机条播小麦生产的影响
作者:佟汉文;朱展望;刘易科;陈泠;邹娟;张宇庆;杨勇;高春保
关键词:小麦;种植模式;坡耕地;产量;品质;种植效益
-
小麦种子颜色测定的色差计法和目测法及对穗发芽抗性的鉴定效果
作者:陈泠;朱展望;刘易科;佟汉文;何伟杰;邹娟;张宇庆;高春保
关键词:小麦;种子颜色;目测法;色差计,穗发芽
-
应用高稳系数分析法评价长江中下游麦区品种的高产性及稳产性
作者:张宇庆;朱展望;刘易科;陈泠;邹娟;佟汉文;何伟杰;朱光;李想成;王文学;高春保
关键词:小麦;高产性;稳产性;高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