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晓杰 1 ; 丁海燕 1 ; 谭杰 1 ; 邢钧 1 ; 郭萌萌 1 ; 邢丽红 1 ; 李兆新 1 ; 翟毓秀 1 ;
作者机构: 1.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离子液体;固相萃取;混合模式;贝类毒素;海水
期刊名称: 分析化学
ISSN: 0253-3820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04-112
收录情况: EI ;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贝类毒素(Shellfish toxins)是重点监控的海洋污染物。本研究通过将辛基功能化离子液体接枝到硅胶表面,制备了一种混合模式的共价键合硅胶材料(Silica-[SOIM][PF_6]),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采用自制材料填制固相萃取柱,通过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SPE-LC-MS/MS)技术对海水中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毒素(OA)、鳍藻毒素-1 (DTX-1)和鳍藻毒素-2 (DTX-2))进行富集检测。研究发现,此固相萃取材料与目标贝类毒素可能存在疏水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等多重相互作用。分别对进样溶液的体积和pH值、淋洗剂和洗脱剂的种类、用量以及pH值范围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此固相萃取材料对海水中3种贝类毒素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优于或与商用化萃取材料性能相当,检出限(LOD)为0.01μg/L,定量限(LOQ)为0.05μg/L,在0.02~2.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回收率在93.0%~116%之间。同时,材料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批内和批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本方法准确、灵敏、简便、可靠,可用于实际样品中贝类毒素的萃取检测。
- 相关文献
[1]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铅、镉和铜. 王许诺,王增焕,陈瑛娜. 2016
[2]疏水性螯合物固相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中5种重金属. 王增焕,王许诺,谷阳光,陈瑛娜. 2017
[3]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海水中抗生素多残留. 孙晓杰,李兆新,董晓,邢丽红,周德山,宋新成. 2016
[4]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水养殖环境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杨守国,李兆新,王清印,郭萌萌,谭志军,邢丽红,姚建华. 2010
[5]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研究进展. 李爱峰,韩刚,于仁成. 2008
[6]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水产及水产加工品专业委员会第33届会议概况. 郭莹莹,王联珠,殷邦忠,郭薇,林洪,李乐,朱文嘉. 2015
[7]贝类毒素固相吸附示踪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李兆新,张婷婷,郭萌萌,孙晓杰,宋才湖,周德山,宋新成. 2016
[8]桑沟湾养殖牡蛎中贝类毒素监测及预警. 宿志伟,赵峰,姜雪,刘远平,刘志敏,牟伟丽,周德庆. 2017
[9]生物传感器在贝类毒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邹琴,李刘冬,陈培基,王霞. 2009
[10]利用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贝类毒素研究进展. 郑旭颖,孙晓杰,李兆新,邢丽红,蒋万枫. 2024
[11]贝类毒素检验及排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马敬军,曾名勇,周德庆. 2003
[12]离子液体在萃取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孙晓杰,丁海燕,谭杰,邢丽红,李兆新,翟毓秀. 2015
[13]离子液体在气相色谱固定相中的应用. 孙晓杰,邢钧,翟毓秀,李兆新. 2014
[1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水悬浮颗粒物中的8种典型脂溶性藻毒素. 王艳龙,陈军辉,高莉媛,王帅,郑晓玲,孙承君,王小如. 2016
[15]Mg(OH)_2共沉淀和直接稀释联用ICP-MS法准确测定海水中的多种常量-微量元素. 刘伟,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段丽琴. 2017
[16]近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以海南新村港为例. 巩慧敏,刘永,肖雅元,李纯厚. 2018
[17]海水抽水蓄能电站防污方案研究. 陈满,彭鹏,麻建超,刘超,段继周,黄彦良. 2018
[18]汉沽养殖区海水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危险评价. 韩现芹,陈春秀,贾磊. 2016
[19]不锈钢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韩小康,覃明,李佳润,王伟,李言涛,侯保荣. 2017
[20]Q235钢在海洋铁细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牛艳,林振龙,林国基,方雁雄,陈海燕,陈丕茂,余景.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盐度对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在海水-沉积物界面吸附行为的影响
作者:姜舒祺;毕宇杰;张涛;冯志华;耿倩倩;谭志军;郭萌萌
关键词: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海水;沉积物;盐度;吸附;新污染物
-
全氟辛酸(PFOA)对菲律宾蛤仔血淋巴的毒性效应研究
作者:龚秀琼;周扬;李风铃;郭萌萌;耿倩倩;谭志军;姚琳;江艳华;曲梦
关键词:全氟辛酸;菲律宾蛤仔;免疫毒性;血细胞;生态风险
-
基于UPLC-Q-Exactive MS构建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特征指纹溯源技术
作者:张帆;郑关超;王潇潇;翟毓秀;谭志军;吴海燕
关键词:溯源;产毒藻;麻痹性贝类毒素;特征指纹;提取方法
-
利用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贝类毒素研究进展
作者:郑旭颖;孙晓杰;李兆新;邢丽红;蒋万枫
关键词:贝类毒素;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HILIC-MS);检测
-
栉孔扇贝全生长周期营养品质变化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作者:宋冬茹;彭吉星;卢龙飞;赵新楠;姜娓娓;吴海燕;郑关超;郭萌萌;谭志军
关键词:栉孔扇贝;环境因子;营养组分;贝龄;相关性分析
-
大蒜素的功能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邢丽红;李兆新;孙晓杰;张梦婷;郑旭颖;王继耀;王淑文;周朝生;朱洁;丁环;刘云龙
关键词:大蒜素;提取技术;功能;检测
-
口灌氟苯尼考对中华鳖组织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作者:张永刚;王政;邢丽红;李兆新;张大海;李先国;吴薇;刘莹
关键词:中华鳖;氟苯尼考;组织损伤;病理学;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