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化茶树新品种‘茗冠’绿茶特征代谢产物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奥迪 1 ; 李鑫磊 1 ; 孔祥瑞 1 ; 钟思彤 1 ; 郭玉琼 1 ; 单睿阳 1 ; 游小妹 1 ; 陈常颂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黄化;茗冠;绿茶;代谢组学;特征代谢产物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3 年 17 期

页码: 351-3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茗冠’是从白鸡冠后代选育出的优良黄化茶树新品种,为探究‘茗冠’绿茶的香气滋味特征品质,本研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茗冠与福鼎大白制成的绿茶进行感官品质审评和代谢组学分析,以期寻找茗冠绿茶特征代谢组分。结果表明:茗冠绿茶香气呈嫩香,花香持久,滋味醇厚;福鼎大白绿茶香气呈清香,滋味较醇爽。茗冠绿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香气组分为己酸叶醇酯,占香气成分总含量的6.57%。其它一些香气成分如香叶醇、己酸-3-己烯酯、脱氢芳樟醇、橙花叔醇、己酸-2-己烯酯、α-柏木烯、α-法呢烯、丁酸叶醇酯、月桂烯挥发性组分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绿茶(P<0.05)。茗冠绿茶非挥发性组分整体与福鼎大白茶绿茶差别较大,其中,茗冠绿茶中的酯型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花青素、部分黄酮醇或黄酮糖苷类(槲皮素-3-O-(2-O-鼠李糖基)芸香糖苷、槲皮素-3-O-(6-对香豆酰)半乳糖苷等)、酚酸类等化合物含量总体高于福鼎大白绿茶,非酯型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在两种绿茶中无显著差异,部分黄酮醇或黄酮糖苷类物质(槲皮素3-O-新橘皮糖苷、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等)、氨基酸类等化合物低于福鼎大白绿茶,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茗冠绿茶的香气滋味特征品质,为黄化新品种茗冠品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黄化茶树新品种‘茗冠’多茶类品质差异分析. 游小妹,韩奥迪,李鑫磊,孔祥瑞,钟思彤,郭玉琼,单睿阳,陈常颂. 2023

[2]茶树黄化种‘天山黄芽’的广泛靶向及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廖献盛,邵淑贤,杨如兴,林馨颖,俞滢,任卫威,王鹏杰,叶乃兴. 2023

[3]茶树品种‘白鸡冠’叶色性状遗传特性研究. 陈志辉,林郑和,游小妹,钟秋生,单睿阳,陈常颂,余文权. 2019

[4]高茶氨酸茶树新品系‘福黄1号’黄化变异机理. 林馨颖,王鹏杰,杨如兴,郑玉成,陈潇敏,张磊,邵淑贤,叶乃兴. 2022

[5]高茶氨酸茶树新品系'福黄1号'黄化变异机理. 林馨颖,王鹏杰,杨如兴,郑玉成,陈潇敏,张磊,邵淑贤,叶乃兴. 2022

[6]茶树品种'白鸡冠'与'福云6号'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陈志辉,张亚真,孔祥瑞,游小妹,林郑和,单睿阳,郑士琴,李鑫磊,陈常颂. 2024

[7]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一株芽胞杆菌耐热相关机制. 张连宝,陈峥,潘志针,朱育菁,陈清西,刘波. 2014

[8]福建茶树优良品种主要特性及其应用. 陈荣冰,陈常颂. 2008

[9]四个高香优质乌龙茶与绿茶兼制新品种选育研究. 陈荣冰,黄福平,张文锦,陈常颂,游小妹. (Mis

[10]乌龙茶和绿茶品种茶鲜叶儿茶素类和嘌呤碱指纹特征比较. CHEN Lin,陈林,XIANG Li-hui,项丽慧,WANG Li-li,王丽丽,CHEN Jian,陈键. 2017

[11]两种萎凋失水对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陈常颂,王秀萍,游小妹. 2006

[12]"春闺"绿茶香气成分鉴定分析.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单睿阳,陈志辉,游小妹. 2021

[13]茶树新品系'福萱'区域试验报告. 游小妹,陈志辉,林郑和,钟秋生,单睿阳,陈常颂. 2020

[14]红曲茶黄酒多酚色谱分析及其对小鼠抗氧化酶活力影响. 梁璋成,何志刚,林晓婕,林晓姿,李维新. 2019

[15]绿色色香味形成的机理及其调控. 张文锦. 2001

[16]乌龙茶鲜叶游离氨基酸组成轮廓的模式识别研究. 张应根,宋振硕,陈林,陈键,王丽丽,项丽慧. 2023

[17]萎凋失水率对瑞香绿茶品质的影响. 陈志辉,陈常颂,游小妹,林郑和,钟秋生. 2012

[18]新选801与新选802绿茶品质鉴定及配套工艺试验. 宋振硕,杨军,王让剑,孔祥瑞,郭吉春. 2012

[19]10个茶树高优新品种的育成与应用. 郭吉春,杨如兴,叶乃兴,陈志辉. 2003

[20]优3等5个绿茶新品系比较试验. 游小妹,陈荣冰,陈常颂,钟秋生,陈志辉,林郑和.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