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有机(类)肥料对作物产量、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其胜 1 ; 杨凯 1 ; 蒋伟勤 1 ; 贾艳艳 1 ; 殷小冬 1 ; 李青 1 ; 董青君 1 ; 杨文飞 1 ; 杜小凤 1 ; 顾大路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有机(类)肥料;作物产量;土壤养分;土壤酶;微生物多样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8 期

页码: 1772-17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过量的化肥施用导致土壤退化,降低耕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合理地培肥土壤是作物稳产、增产的关键,为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施用有机(类)肥料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综述了有机(类)肥料种类、制造工艺、产品标准以及施用有机(类)肥料对作物产量、作物养分利用率、土壤物理结构和养分含量的影响,探讨了施用有机(类)肥料条件下农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分析了当前有机(类)肥料研究和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有机(类)肥料在未来农业中的研究方向和应用进行了展望,为实现绿色可持续性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 相关文献

[1]土壤侵蚀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利用SLEMSA模型估算土壤侵蚀的个例分析. 陈玉泉. 1999

[2]基于黄潮土长期定位试验的作物产量演变特征分析. 张爱君,魏猛,唐忠厚,史新敏,陈晓光,李洪民. 2014

[3]生物炭配施氮肥对典型黄河故道区土壤理化性质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传哲,章欢,姚文静,徐聪,吴迪,汪吉东,艾玉春,张永春. 2020

[4]长江下游典型稻麦轮作农田作物生产的限制养分分析. 张国发,侯朋福,章建伟,周燕,徐磊,李刚华,丁艳锋. 2022

[5]稻秸还田下不同施肥管理措施对土壤养分、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赵颖,周枫,罗佳琳,赵亚慧,王宁,于建光,薛利红,杨林章. 2021

[6]秸秆块墙体日光温室在苏北地区应用效果试验. 黄红英,武国峰,孙恩惠,陈福恒,杨旭,常志州. 2014

[7]基于传统培养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泗洪小龙虾不同部位的菌群多样性. 汤纯,诸永志,吴海虹,孙芝兰,朱云龙,刘芳. 2019

[8]基于传统分离培养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不同产地小龙虾菌群的多样性. 汤纯,刘芳,诸永志,吴海虹,孙芝兰. 2021

[9]厌氧菌群TC-5生物强化秸秆猪粪混合发酵过程的研究. 孔祥平,奚永兰,杜静,王宇欣,黄艳,叶小梅. 2021

[10]分阶段接菌对中药残渣堆肥腐熟度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陆晓林,白红艳,张爱悦,戴传超,马艳,贾永. 2021

[11]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技术的进展. 周艳红,丁衬衬,史建荣. 2010

[12]不同包装方式对冷鲜鸡肉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麦栩滔,王文卓,郑宇航,刘芳,孙芝兰,徐为民. 2023

[13]高功率脉冲微波协同丁香酚对河蟹肉的保鲜作用. 王帆,张亚新,杨计林,付龙龙,潘建林,刘小莉. 2022

[14]壳聚糖-单宁酸涂膜对叫化鸡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晓千,苏巍,刘小莉,胡根河,周剑忠,范琳琳. 2024

[15]氮素形态对甘薯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陈晓光,李洪民,张爱君,唐忠厚,魏猛. 2017

[16]旱地葡萄园套种杂交油菜对土壤酶及养分的影响. 刘亚柏,黄洁雪,高建芹. 2021

[17]翻耕和不同泡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周枫,罗佳琳,赵亚慧,张炎,王宁,焦加国,于建光. 2020

[18]设施黄瓜根结线虫病发生危害与土壤酶活相关性研究. 王宏宝,毛佳,曹凯歌,周长勇,吴险平,赵桂东. 2020

[19]土壤压实节水对水稻生长及土壤生态的影响. 刘广勤,张金宏,俞青荣,姜谋余,黄俊友,沙国栋,卢昱宁. 2008

[20]长期定位施肥对黄潮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魏猛,张爱君,唐忠厚,李洪民,史新敏,陈晓光.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