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侯剑 1 ; 程国平 1 ; 代传学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关键词: 隐性核不育;制种技术;油菜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0 年 29 卷 10 期
页码: 114-1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多年的制种生产和生产试验,结合相关的制种技术研究基础,摸索出一套杂交油菜油研1220的实用的高产配套技术。并应用此技术在34hm2以上的制种地实施,高、中、低3种田块比例为15%、40%、45%。实收产量分别为107、85.5kg/667m2和55.3kg/667m2,经加权平均后制种区平均产量为75.17kg/667m2。
- 相关文献
[1]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Ⅲ.父母本不同行比群体经济性状变化及制种产量.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 2004
[2]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Ⅸ.硼砂施用方式、数量及时期与制种群体产量和经济性状变化.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杨光富. 2006
[3]化杀灵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制种除杂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志宏,孙志刚,付云龙. 2011
[4]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Ⅸ.硼砂施用方式、数量及时期与制种群体产量和经济性状变化.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杨光富. 2006
[5]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Ⅳ)——制种高产栽培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肖华贵,陈静,李超,饶勇,周介雄,代文东. 2005
[6]RAPD标记在油菜隐性核不育两亲及杂种纯度检验上的应用研究(Ⅱ)——反应体系的优化构建. 李超,饶勇,陈静,刘作易,朱英,肖华贵. 2005
[7]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Ⅴ)——母本可育株的不同识别拔除技术与制种产量. 肖华贵,陈静,李超,饶勇,代文东,王沁,陈佳琴. 2005
[8]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Ⅵ保优高产制种技术规范.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代文东,王沁,陈佳琴,曾兵,王璐璐. 2006
[9]杂交油菜先油杂2号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徐贵华,余显权,侯健,侯国佐. 2011
[10]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系8274R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白俊霞. 2012
[11]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不育材料双低转育研究. 王华,侯国佐,赵继献. 1993
[12]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籽粒成熟特性研究. 王华,汤晓华. 2000
[13]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86AB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胡腾文. 2011
[14]甘蓝型油菜早熟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 3361 AB的选育及应用. 邹芳,喻时周,秦信蓉,赵云. 2014
[15]油菜隐性核不育系从低芥向双低转育的技术. 侯国佐. 2001
[16]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的遗传研究. 侯国佐,王华,张瑞茂. 1990
[17]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8A的遗传与应用研究. 张瑞茂,陈大伦,汤晓华,李敏. 2007
[18]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材料2188R的选育. 冉光权. 2006
[19]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237 AB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王华,汤晓华. 2011
[20]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 侯国佐,杜才富.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油菜摘薹后不同追肥量对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周炜华;赵继献;戴祥来;胡权;程国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摘薹;追肥;产量;经济效益
-
新型微量肥料硅钙钾镁肥用量对甘蓝型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戴祥来;陈俊锟;赵继献;胡权;程国平;周炜华
关键词:微量肥料;硅钙钾镁肥;甘蓝型油菜;产量;品质
-
思南县淀粉型甘薯品种引种鉴定研究
作者:杨顺国;陈俊锟;徐文霞;程国平;张诚
关键词:甘薯;品种;产量;淀粉
-
施肥量、栽插期及密度对"渝薯27"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作者:程国平;赵继献;杨顺国;傅玉凡;蔡余洪;郎贵英
关键词:甘薯;渝薯27;施肥量;栽插期;密度;产量;淀粉含量
-
贵州冬闲田油菜大面积种植栽培技术
作者:江兵;赵继献;戴祥来;程国平;程尚明
关键词:技术集成;旋耕直播栽培;免耕移栽;油菜摘薹
-
钼在油菜中吸收积累分布特征及对其产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权;赵继献;戴祥来;任廷波;程国平
关键词:油菜;钼;产量;品质;施肥技术
-
早熟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盛油早1号的选育
作者:侯燕;侯剑;侯国佐;向阳;朱文秀
关键词:油菜;盛油早1号;早熟;隐性核三系;选育;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