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耐冷研究现状与黑龙江省粳稻耐冷生物育种策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文雨 1 ; 雷远宝 2 ; 张云江 3 ; 郭震华 3 ; 刘乃生 3 ; 马文东 3 ; 邱先进 1 ; 郑天清 2 ; 徐建龙 2 ;

作者机构: 1.长江大学农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黑龙江省早熟粳稻;耐冷性;遗传重叠;生物育种改良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4 年 25 卷 009 期

页码: 1428-14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显著上升。作为我国水稻商品粮重要生产基地,黑龙江省是低温冷害频发地区,黑龙江省粳稻在苗期和生殖生长期(含孕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都容易遭遇低温胁迫。低温胁迫是黑龙江省粳稻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提高黑龙江省粳稻品种耐冷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在回顾水稻耐冷鉴定方法和遗传研究同时,通过分析黑龙江省粳稻近20年(2006-2023年)育成品种的耐冷数据发现,随着近年来审定品种数量“井喷”,品种耐冷性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其次,通过基于参考基因组的比较作图发现,苗期和生殖生长期耐冷性大多受独立的位点或染色体区段控制,遗传重叠(包括一因多效位点和连锁区段)比例在21%左右,其中负调控位点占比20%。对当前黑龙江省粳稻耐冷育种工作而言,针对上述遗传重叠位点/区段和负调控位点开展深入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黑龙江省粳稻耐冷生物育种策略以及苗期与生殖生长期耐冷性同步改良的具体建议。

  • 相关文献

[1]利用选择导入系分析大豆芽期和苗期耐旱性的遗传重叠. 邱鹏程,张闻博,李灿东,蒋洪蔚,刘春燕,范冬梅,曾庆力,胡国华,陈庆山. 2011

[2]大豆芽期耐盐和耐低温位点的遗传重叠. 邱鹏程,张闻博,蒋洪蔚,刘春燕,李灿东,范冬梅,曾庆力,韩冬伟,胡国华,陈庆山. 2011

[3]寒地水稻种质资源萌发期耐冷性鉴定评价. 孙世臣,邹德堂,刘化龙,洛育,王敬国. 2007

[4]黄瓜耐冷性育种研究进展. 卢淑雯. 2007

[5]水稻耐冷性鉴定设施与应用. 李大林,杨庆,马文东,冯锡君,王翠,张献国. 2015

[6]寒地水稻花培育种选择效率分析. 孙岩松,张淑华,张云江. 1999

[7]低温胁迫对嫁接西瓜幼苗耐冷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喜庆,齐秀兰,刘力勇,尤海波,贾云鹤. 2008

[8]寒地粳稻孕穗期耐冷性与形态指标相关分析. 王立志,孟英,项洪涛,洛育,郭伟,谢光,田树刚,王连敏,王春艳. 2016

[9]东北春大豆萌发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 谢路,李健平,韩德志,谷勇哲,邳植. 2022

[10]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士强,宋晓慧,赵海红,孙明明,萧长亮,顾春梅,那永光,解保胜,曹立勇,程式华. 2016

[11]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品种(系)耐冷性鉴定. 王翠玲. 2014

[12]中欧大豆种质资源耐冷性综合评价. 韩德志,孙如建,徐江源,闫晓飞,贾鸿昌,柴燊,刘章雄,鲁玉清,孙宾成,鹿文成,邱丽娟. 2022

[13]240份糜子种质资源萌芽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及筛选. 董扬. 2022

[14]黄瓜耐低温性鉴定方法. 刘剑辉. 2005

[15]低温与土壤水分含量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曹士亮,王成波,于滔,李波,赵韦. 2016

[16]杂草稻耐冷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赵凤民. 2010

[17]生育期冷水灌溉对寒地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孙世臣,洛育,刘化龙,邹德堂,张凤鸣. 2007

[18]不同耐冷型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扈光辉,王天宇,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闫淑琴,李国良,王明泉. 2009

[19]三江平原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评价. 刘乃生,宋成艳,王桂玲,周雪松. 2012

[20]水稻耐冷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刘建新,刘文萍,郭德栋,李柱刚.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