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繁殖群体量及种子老化对红麻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戴志刚 1 ; 王凤敏 1 ; 杨泽茂 1 ; 卢瑞克 1 ; 粟建光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红麻;遗传完整性;繁殖群体;种子老化

期刊名称: 中国麻业科学

ISSN: 1671-3532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151-161

摘要: 利用形态标记和分子标记的方法,分析了红麻繁殖群体量和种子老化对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繁殖群体200株和150株,其遗传完整性优于100株和50株,初步得出红麻种质适宜繁殖群体量为150~200株;种子老化可导致库存种质原样本的有效群体下降,当种子发芽率低于70%或库存样本有效数量低于入库数量一半时,应及时进行繁殖更新,种子发芽率降低对种子基因组的遗传完整性没有影响。

  • 相关文献

[1]SSR标记分析种子老化及繁殖世代对大豆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王栋,卢新雄,张志娥,陈晓玲,辛霞,辛萍萍,耿立格. 2010

[2]利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检测分析29份棉花种质遗传完整性. 李驰,卢新雄,张志娥,陈晓玲,林凤,张香云,刘存敬. 2007

[3]人工老化对红麻种子活力及基因组DNA的影响. 戴志刚,王凤敏,陈基权,粟建光,龚友才,温岚.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