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底拖网调查的东海区小黄鱼资源密度不同估算方法差异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兴伟 1 ; 严利平 2 ; 刘尊雷 2 ; 程家骅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东海区;小黄鱼;资源密度;对数正态分布;变异系数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4 年 10 卷 06 期

页码: 20-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是衡量资源丰度的相对指标,其均值的估算是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文章以2004年~2006年东海区底拖网大面定点调查渔获的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例,利用算术平均值法、重抽样估值法、对数正态分布法、Δ-分布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和Finney-Sichel估值法分别对小黄鱼资源密度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评估不同方法的相对优劣性和稳健性。结果表明,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3种方法的均值估值较大,尤以Δ-分布法最大,而算术平均值法和重抽样估值法估值较小,且均值较接近;两两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Δ-分布法的估值显著高于其他方法的结果(P<0.05),而其余4种估值结果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Δ-分布法和重抽样估值法的变异系数较接近,均小于其他结果;结合小黄鱼空间分布的特征及大面积调查自身特点,Δ-分布法被认为是5种估值方法中适用性和稳健性最好的方法。

  • 相关文献

[1]东海区小黄鱼总允许渔获量初探. 林龙山,王小勇,马春艳. 2006

[2]东海区方形目与菱形目拖网网囊对小黄鱼的选择性研究. 宋学锋,陈雪忠,李灵智,徐国栋,屈泰春,王永进,吴越,黄洪亮. 2017

[3]东海区北部小黄鱼生殖群体分布及与水团关系. 丁峰元,林龙山,李建生,程家骅. 2007

[4]东海区带鱼和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的研究(英文). 林龙山,程家骅,李惠玉. 2008

[5]东海区小黄鱼伏季休渔效果及其资源合理利用探讨. 程家骅,林龙山,凌建忠,李建生,丁峰元. 2004

[6]东海区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现状的分析. 林龙山,程家骅. 2004

[7]应用改进的Leslie法估算东海区小黄鱼资源量. 张寒野,刘勇,程家骅. 2012

[8]东海区小黄鱼繁殖模型优化选择及其管理应用研究. 张辉,袁兴伟,程家骅. 2010

[9]应用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系统预测东海鲐鱼年产量. 胡芬,陈卫忠. 2002

[10]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口虾蛄群体结构及资源分布特征. 许莉莉,薛莹,焦燕,任一平,万荣. 2017

[11]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密度概率分布特征. 蔡研聪,黄梓荣,许友伟,孙铭帅,徐姗楠,张魁,陈作志. 2019

[12]深圳鹅公湾水域渔业资源季节变动分析. 余景,毛江美,袁华荣,冯雪,陈丕茂,胡启伟. 2017

[13]南海北部陆架区甲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 黄梓荣,陈作志,钟智辉,梁小芸. 2009

[14]吕泗渔场沿岸海域的虾类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徐捷,陈佳杰,徐兆礼. 2016

[15]1980—2007年大亚湾鱼类物种多样性、区系特征和数量变化. 王雪辉,杜飞雁,邱永松,李纯厚,孙典荣,贾晓平. 2010

[16]象山港海洋牧场示范区渔业资源的时空分布. 唐峰华,李磊,廖勇,王云龙. 2012

[17]椒江口海域春秋季蟹类资源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齐海明,王晨,徐兆礼,孙鲁峰,阙江龙. 2014

[18]南海北部海区软骨鱼类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 黄梓荣,陈作志,曾晓光. 2009

[19]海州湾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的动态分析. 唐峰华,沈新强,王云龙. 2011

[20]南海北部陆架区头足类的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分布. 黄梓荣.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