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对土壤物理性状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文雪 1 ; 马忠明 2 ; 张立勤 1 ; 连彩云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状;产量;垄作栽培;春小麦;绿洲灌区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2 年 21 卷 08 期

页码: 84-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08-2009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研究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沟灌栽培条件下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及其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沟灌栽培0~40cm土壤坚实度明显低于平作,0~20cm土壤体积质量较平作降低2.52%。0~10cm日均土壤温度较平作提高1.41℃,且随春小麦生长发育进程的推进,增温效应逐渐弱化。垄作沟灌栽培春小麦三叶期0~10cm土层质量含水量低于平作栽培,挑旗期至成熟期0~120cm土层质量含水量高于平作栽培。垄作沟灌栽培春小麦产量较平作增产7.27%~34.6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37~4.71kg/(hm2.mm),节水750m3/hm2。垄作沟灌栽培对土壤坚实度、体积质量、温度和水分的影响是春小麦节水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 相关文献

[1]垄作沟灌栽培对土壤水热效应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连彩云,张立勤. 2012

[2]垄宽对春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连彩云,马忠明,张立勤,曹诗瑜. 2007

[3]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栽培的产量效应及节水效果研究. 张立勤,马忠明,曹诗瑜,连彩云,徐升明. 2008

[4]立式深旋耕作和覆膜对种植党参土壤物理性状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侯慧芝,张绪成,马一凡,方彦杰,王红丽,于显枫,张国平,雷康宁. 2021

[5]多年采用不同捡拾方式对地膜残留系数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魏焘. 2017

[6]多年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刘莉莉,马忠明,吕晓东. 2013

[7]耕作方式对绿洲灌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影响. 马忠明,吕晓东,刘莉莉. 2015

[8]6个适宜武威市绿洲灌区的大豆新品种(系). 张大志,李长亮,韦瑛. 2019

[9]河西绿洲区大棚甘蓝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对不同水肥组合的响应. 马彦霞,张玉鑫,王晓巍. 2018

[10]SODm尿素氮减量对河西绿洲灌区春玉米产量效益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崔云玲,张立勤. 2021

[11]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调查与评价. 黄涛,车宗贤,赵欣楠,袁金华,俄胜哲. 2021

[12]免耕与秸秆覆盖对绿洲灌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黄涛,冯福学,车宗贤,俄胜哲. 2020

[13]河西绿洲灌区耕层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崔云玲,马忠明,杨君林,孙建好,张立勤. 2010

[14]张掖市绿洲农田土壤养分特征及其变化研究. 芦满济,杨生茂,胡新元,邱进怀. 2001

[15]绿洲灌区小麦间作玉米的棵间蒸发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陈珩,郑立龙. 2018

[16]绿洲灌区多熟种植现状潜力与开发对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柴强,高育峰,黄高宝. 2005

[17]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循环模式“农田-食用菌”生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 李瑞琴,于安芬,赵有彪,车宗贤,苏永生. 2013

[18]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冬小麦氮磷配施试验. 张旭临,车宗贤,杨君林,冯守疆,赵欣楠,王婷. 2018

[19]河西绿洲区菜田掺沙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甘蓝生长的影响. 马彦霞,王晓巍,张玉鑫,张俊峰,蒯佳琳. 2017

[20]绿洲灌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构建——以河西走廊为例. 车宗贤,王文丽,于安芬,李瑞琴.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